1米高花椒苗,成安營養(yǎng)缽花椒苗產(chǎn)地
開水燙種:將種子倒入體積為種子兩倍的沸水中,攪拌2~3分鐘取出,每日溫水浸泡3~4小時,待少數(shù)種皮開裂后,即可從水中撈出,放在溫暖處,用濕布遮蓋,保持種子濕度和溫度,1~3天后有白芽突破皮即可播種。
花椒樹栽培技術如下:栽培方法:椒苗從苗圃移出后,選主根、須根較完整的椒苗,栽前要妥善保管,不能往水中泡。在栽植的地坎上先挖穴,開穴-和寬度應大于苗根,才能使根系舒展,但不是越大越好,要根據(jù)苗大穴大、,穴內(nèi)要清除石塊和雜草根。向穴內(nèi)倒水四至六市斤,等水滲入土壤三分之二后,將椒苗根部放入穴內(nèi)三分之一的水中,埋二分之一的細土將苗向上輕提后用土把穴填平,用腳踩實即可,墑情好的地塊,不需要澆二次水。墑情不好的地塊,十天后再向根部土壤澆一次水。水滲入土壤后,再埋上一層干細土,防止水分過度蒸發(fā)和結板龜裂開水燙種:將種子倒入體積為種子兩倍的沸水中,攪拌2~3分鐘取出,每日溫水浸泡3~4小時,待少數(shù)種皮開裂后,即可從水中撈出,放在溫暖處,用濕布遮蓋,保持種子濕度和溫度,1~3天后有白芽突破皮即可播種。
培養(yǎng)樹冠:椒苗成活后第二年春初將主莖離地面1-1.5尺以上的剪去,促進側芽發(fā)枝,一般留4-6個側枝,培養(yǎng)成樹冠。第三年即可結椒,結椒后的樹形高度必須控制在6-8尺之內(nèi),這樣的高度人立在凳子上隨手可以采摘。超過該高度的,不易采摘,容易折斷樹枝,造成不應有的損壞。大紅袍花椒苗:大紅袍也叫獅子頭、大紅椒、疙瘩椒、秦椒、風椒等,是我國分布范圍較廣、栽培面積的花椒優(yōu)良品種。該品種樹勢強健,生長迅速,樹形緊湊,樹姿半開張,分枝角度小,樹冠半圓形,盛果期樹高3—5米。當年生新梢紅色,一年生技紫褐色,多年生枝灰褐色。皮刺大而稀,基部寬厚,先端慚尖。羽狀復葉有小葉5一ll枚。小葉片廣卵圓形,葉色濃綠,葉片肥厚而富有光澤,表面光滑。成熟的果實艷紅色,表面龐狀腺點突起明顯。果穗緊湊,果柄短,果實顆粒大,直徑5—6.5毫米,鮮果干粒重85克左右。果實成熟期8月中旬至9月上旬。成熟的果實果皮易開裂,采收期集中,曬干后的果皮呈濃紅色,麻味濃,品-。一般4.0-5.0千克鮮果可曬制1千克干椒皮。大紅袍花椒豐產(chǎn)性強,喜肥抗旱,不耐水濕不耐寒。適宜在海拔300一1800米、向陽濕潤、深厚肥沃的沙質壤土上栽培。
采摘方法:“大紅袍”又名“頭紅”,一般在農(nóng)歷五月末-六月初十之內(nèi)成熟。采摘時不要怕刺,一只手捏住椒枝,另一只手的拇指與食指折斷花椒粒的總柄。這樣采摘后的椒樹翌年結椒更繁、粒大色艷。光摘椒粒,留下椒粒總柄,翌年結椒稀、色不艷,容易造成減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