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的標準定義是: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制成的蒸餾酒。由淀粉或糖質原料制成酒醅或發酵醪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后,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淀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
白酒之酒液清澈透明,質地純凈、無混濁,口味芳香濃郁、醇和柔綿、剌激性較強,飲后余香,回味悠久。各地區均有生產,以四川、貴州、江蘇、陜西、河南、山西等地產品較為。不同地區的名酒各有其---的風格。
白酒是特有的一種蒸餾酒。由淀粉或糖質原料(主要為糧谷)制成酒醅或發酵醪經蒸餾而得。又稱燒酒、老白干、燒刀子等。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后,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白酒必須有適當的貯存期。白酒的貯存期,瀘型酒至少貯存3~6個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貯存期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貯存三年以上。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但目前已有40度以下之低度酒。
白酒是的蒸餾酒,據---,是以發酵酒演化而來,雖然早已利用酒曲及酒藥釀酒,但在蒸餾器具出現以前還只能釀造酒度較低的果酒或黃酒。蒸餾器具出現以后,用酒曲及酒藥釀出的酒再經過蒸餾,可以得到酒度較高的蒸餾酒,即白酒。
1. 下沙。
于每年的9月重陽開始下沙。將原料高粱按比例粉碎好后,堆積于晾堂甑桶邊,將堆積潤糧后的高粱拌合,拌合均勻后上甑,蒸糧2h~3h,使糧食有7成熟,在出甑之前,潑上熱水稱量水后出甑。
將蒸好的原料鋪于晾堂攤涼至適宜溫度,撒適量酒尾,加入高溫大曲粉,進行發酵。
2. 糙沙。
取出窖內發酵好的生沙酒醅,與粉碎、潤好后的高梁高梁潤糧操作與生沙相同按照1∶1拌和均勻后裝甑,混蒸,蒸糧蒸酒,所得的酒即為生沙酒生次酒因其酒體雜、澀味重、帶有霉味等原因而回窖發酵。將蒸好的原糧攤涼后加入適量酒尾生沙酒加水配成、高溫大曲粉拌勻,入窖池發酵后開窖蒸酒。
3. 七次取酒。
將糙沙輪次入窖發酵好的糟醅從窖內起出,堆于甑桶旁,糟醅不再添加新料,按照窖內糟醅的不同層次,分層蒸酒,高溫流酒,掐頭去尾。
蒸酒結束后,將糟醅出甑攤涼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勻后起堆堆積發酵,高溫堆積后入窖發酵,古坊窖藏白酒廠家,一個月后開窖,按窖內上、中、下3層將糟醅分別起出,分層蒸酒,高溫流酒,掐頭去尾,量質摘酒,分等存放。
4. 貯存與勾兌。
蒸餾所得的各輪次酒酒質不盡相同,在這7次取酒中,從原酒的看,前2輪次的酒質較差,醬香弱,酒體單薄,呈現霉味、生澀味較重。第3、4、5次酒,酒質較好,第6次酒帶有較好焦香,第7次酒由于出酒率低。在各輪次的蒸酒過程中,窖內不同層次的酒體風格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上層酒醬香較好,中層酒比較醇甜,而下層酒窖底香較好,故在蒸酒時應分層蒸酒。
作為一種能喝的古董,老酒---廣大民眾的喜愛,其濃郁醇香、柔和綿軟,更具備---、、歷史文化深厚等特點。
老酒是發酵原汁壓榨酒,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基本上都是發酵產生的單糖(---、果糖)和低聚糖(麥芽糖、異麥芽糖、乳糖),它可以直接吸收到---中發布全身,產生能量,其余部分以糖原的形式貯存到和肌肉中,不易使人發胖,老酒-量是80—90kcal/100ml,啤酒是50—60kcal/100ml,白酒是200—300kcal/100ml,其-量比啤酒多,比白酒少,在體內---吸收后,一能滿足和供給人體組織細胞的能量需要,二能轉化成糖原貯存在和肌肉中,以補充和平衡能量的需要;如果每天喝300—500ml老酒,少食面食,會非常有益人體健康。
老酒富含6種---,主要是:vb1、vb2、vb5、vb6、vpp、vb12;---是維持---所必須的有機化合物,它是其他營養物質(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謝中的催化劑,一般---人體內不能自行合成,必須從飲食中攝取,而陳年老酒是---含量比較豐富的酒。
老酒還含有十多種礦物元素,礦物元素是體內酶作用的催化劑,其在人體內的總量約占體重的4%-5%,數量雖不算多,但都對機體的健康穩定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缺乏時可使機體組織的功能出現異常,補充后即可恢復正常。
據---測定,老酒含有常量元素鉀、鈉、鈣、鎂等,微量元素鐵、鋅、銅、錳、硒,比啤酒、葡萄酒、白酒高出若干,其中硒元素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