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加固設計前需準備哪些資料
在對建筑物進行加固設計之前往往是需要準備一些資料的,而這些資料包括:
1、項目立項文件和批復:承重墻拆除加固磚混結構的房屋所有墻體都是承重墻;框架結構的房屋內部的墻體一般都不是承重墻。當然具體到房屋結構本身,判斷墻是否是承重墻,應仔細研究原建筑圖紙并到現場實際勘察后才能確定。主要用于設計文件的審圖。
2、其他圖紙及資料:不同的結構加固工程所需要的資料是不一樣的,-是改擴建項目以及裝修項目,應同時提供相應的建筑平面圖、設備圖等。
3、原地勘和基礎設計圖等資料。如果建筑物要做基礎加固的話,那就要對建筑物的基礎有所了解;如果沒有的話,應進行補勘和鑒定,-是對地基加固的工程。
4、設計委托或設計任務書。設計任務書很多委托單位均沒有辦法提供,一是沒有人員進行這項工作,二是不知道該如何委托設計,學校裝修改造,其實這個內容很簡單,主要在委托書中明確將要進行加固設計的建筑物后續使用年限、擬進行改增擴的建筑功能布置要求和平面圖、設計標準(即是否按正常使用進行的結構補強加固,還是作用下的結構補強加固)。
5、原設計圖或竣工圖。一般的建筑物都會有原設計圖紙或竣工圖紙的,如果委托單位沒有辦法提供,則應進行鑒定后“結構復圖”。
6、鑒定報告。建筑物需要做加固時,先要對建筑物做一個檢測鑒定,這樣可以清楚知道建筑物所存在的問題,然后出具鑒定報告,加固設計的制定需要以鑒定報告作為依據來對建筑結構來進行加固設計
地基基礎
根據建筑物地基基礎設計等級及長期荷載作用下地基變形對上部結構的影響程度,地基基礎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計算均應滿足承載力計算的有關規定。(2)設計等級為、乙級的建筑物,均應按地基變形設計。(3)設計等級為丙級的建筑物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學校裝修,應作變形驗算。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體型復雜的建筑。在基礎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載或相鄰基礎荷載差異較大,可能引起地基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時。軟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載時。相鄰建筑距離近,可能發生傾斜時。地基內有厚度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結未完成時。(4)對經常受水平荷載作用的高層建筑、高聳結構和擋土墻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邊坡附近的建構筑物,尚應驗算其穩定性。(5)基坑工程應進行穩定性驗算。(6)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構筑物存在上浮問題時,尚應進行抗浮驗算。
(1)選擇地基基礎方案,鋼琴學校裝修,確定基礎類型包括材料和平面布置方式。
(2)選擇地基持力層,確定基礎埋置-。
(3)確定持力層的承載力。
(4)根據持力層承載力計算基礎底面尺寸。
(5)根據需要進行穩定性和變形驗算。
(6)進行基礎結構的設計。
(7)繪制基礎施工圖,提出施工說明。
建筑結構加固補強
以下這些建筑物需要進行加固補強:
1、建筑物使用功能改變
這類建筑均是按照當時的抗震規范設計和建造,有些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的規范要求,即使可以滿足現行規范要求,但是因為使用功能的改變,福田區學校裝修,抗震能力達不到新的使用功能,不得不進行加固。
2、建筑物設計方案本身就不合理
建筑物的破壞隨建筑平立面布置、結構形式的不同和抗震措施的多少而有差別。房屋平面形狀復雜、立面設計不規則、剛度分布不均勻,則時較容易引起扭轉或變形,從而加重房屋的震害。同時房屋的高度及高寬比超過規范要求時,也易產生平面彎曲破壞。
3、建筑物在施工過程中不符合要求
在砌體結構中,磚砌體低劣是導致砌體結構破壞的主要原因。有些在施工中為了方便,往往將縱橫墻分開砌筑,且構造柱與砌體之間沒有-的連接,使縱橫墻不能有效地連成整體。
在框架結構中,填充墻沒有在框架柱中預埋拉結鋼筋。同時由于梁柱交叉,在梁高區鋼筋縱橫交錯,箍筋綁扎十分困難,混凝土澆筑難以得到-。這些施工-,對房屋抗震非常不利。
4、地基失效
當建筑物地基內含飽和砂層、粉土層時,在-地面運動影響下,土中孔隙水壓力急劇升高,致使地基土發生液化,地基承載力下降甚至完全喪失,從而導致上部結構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