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拉環壺蓋為旋轉體且完全對稱,材料為pe,具有---的流動性與自潤滑性。該塑件大圓形直徑為φ 31.6mm,高為17mm,上端外壁有m28mmx 5mm的螺紋,中心有厚度為1.5mm的易拉環,薄處壁厚為0.12mm,下端內壁有一圈寬度為0.8mm,高為1.5mm的倒鉤。塑件總體壁厚均勻,平均壁厚1mm。塑件要求上下表面光滑無痕,年生產批量20萬件,馬口鐵易拉蓋技術,未注圓角為r0.5mm, 一般易拉蓋的注塑模具難以制造,需要進行多項制造工藝才能完成。
易開罐蓋膨脹圈的作用主要是增加罐蓋的強度,使易開罐蓋有足夠的彈性,保護罐頭的密封結構。實際生產中,飲料易拉蓋技術,膨脹圈的規格與罐頭內容物品種、組織狀態及罐內頂隙及真空度等因素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真空度較低的易開蓋罐頭膨脹圈的強度應大些。
易開罐蓋膨脹圈紋的形式根據罐型大小,即容器內徑大小而有所不同。目前大多采用一個凸筋另加斜坡的形式。隨著易罐型增大,按規格要求相應增加斜坡。
在拉環拉起時開口并不從蓋上脫落,而是被推入罐內,這種結構就避免了拉環及開口隨地亂扔而-和污染環境的問題,然而,這種結構也有很大的漏洞。罐裝飲料在運送、陳列銷售及放入冰箱冷藏進,以及消費者隨身攜帶進都極易遭到---灰塵對罐體的污染,這樣被推入罐內的開口部分與內裝物接觸后,消費者的飲用衛生便得不到保障。
1959年,美國俄亥俄州帝頓市drt公司的ernie.c.fraze(艾馬爾·克林安·弗雷茲)發明了易拉蓋,寧海易拉蓋技術,即用罐蓋本身的材料經加工形成一個鉚釘,外套上一拉環再鉚緊,鋁制易拉蓋技術,配以相適應的刻痕而成為一個完整的罐蓋。這---才的發明使金屬容器經歷了150年漫長發展之后有了歷史性的突破。同時,也為制罐和飲料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易拉罐發源于美國又盛行于美國。
1963 年,易拉罐在美國得以發明,它繼承了以往罐形的造型設計特點,在頂部設計了易拉環。這是一次開啟方式的---,給人們帶來了---的方便和享受,因而很快得到普遍應用。 現今超市貨架上擺放的罐裝啤酒飲料,金屬罐裝罐頭,罐裝奶粉等基本都應用的都是拉環式易開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