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也稱螺旋測微器。個這樣的測量工具是由法國發明家jean laurent palmer 在1848 年獲得了,被稱為“帶圓游標尺框的螺紋卡尺”。今天,我們仍然利用這一典型特征制造外徑千分尺,千分尺分為機械式千分尺和電子千分尺兩類。
1、電子千分尺
如數顯外徑千分尺,內徑千分尺制作,也叫數顯千分尺。測量系統中應用了光柵測長技術和集成電路等。電子千分尺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出現的,用于外徑測量。
2、機械式千分尺
如標準外徑千分尺,簡稱千分尺,是利用精密螺紋副原理測長的手攜式通用長度測量工具。1848年,內徑千分尺制造商,法國的j.l.帕爾默取得外徑千分尺的 。千分尺的品種很多。改變千分尺測量面形狀和尺架等就可以制成不同用途的千分尺,內徑千分尺廠家,如用于測量內徑、螺紋中徑、齒---法線或---等的千分尺。
螺旋測微器也稱為千分尺,它是一種可以準確測量物體長度和半徑的儀器,其精度準確到0.01mm,比游標卡尺,它由固定套筒和可旋轉螺桿組成,測量物體的外徑時將其放入一個卡槽內,秦皇島內徑千分尺,無論螺桿如何旋轉,螺桿都無法前進時,說明此時的長度是物體的準確長度。螺旋測微器的可轉動旋鈕部分有50個分格,每一個格代表0.01mm的距離,在物體轉動時沒有到達規定的刻度線時需要估讀一位。在標記其長度時也要寫到估讀的位數,也就是要到0.001mm,這也是被叫做千分尺的由來。
千分尺在量具中是的量具之一。由于它的結構比較精密,如經常使用很容易造成螺桿磨損而使示值超差。終會使產品出來的零件達不到預定的要求,影響裝配工作的順利進行,降低生產效率或造成經濟上的損失。rok測微量具是應用螺旋副傳動原理,借助測微螺桿與螺紋軸套作為一對精密螺旋偶合件,千分尺示值誤差超差,其原因在排除兩測量面的平行度和平面度以及測桿的軸向竄動和徑向擺動外,就是微分絲桿的不均勻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