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苗追肥時間
辣椒苗由于也是先育苗,然后移栽至大田種植,移栽一周也就是定植后需要追施養分來為辣椒苗提供養分,雖然土壤中施有底肥,但對于辣椒根系較弱的情況下來講不容易吸收,此時葉面噴施或者追施生根肥,促使辣椒擴張根系。
辣椒葉面肥選擇
在辣椒苗期施用葉面肥可根據情況來選擇兩類,如調節型葉面肥和營養型葉面肥,具體介紹如下:
1.調節型,辣椒苗株根系移栽至大田長勢弱,噴施調節型也就是生根類葉面肥,促進生根,可提高苗株成活度。
2.營養型,營養型葉面肥其中富含的養分多,都是辣椒生長所需養分配制,合理噴施可為辣椒補充營養。
辣椒苗培育
1.種子,為化的提高辣椒產量和品質等,應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辣椒品種,比如抗病的,高產的,拉長的等。
2.處理,辣椒種子處理也很關鍵,需將種子在陽光暴曬2天,促進后熟,提高發芽率,種子表面攜帶的病菌。或者是用藥液高浸泡,稀釋倍數一般為300-400倍。
3.播種,苗床灌足底水消毒后可撒一層細土,后將種子均勻撒苗床上并蓋一層細土即可,搭蓋棚進行增溫育苗。
4.管理,辣椒苗床管理要求高,一要控制好溫度,另外就是---充足的水分,茄子水溶肥價格,但也不能過濕對育苗不利。
辣椒種植注意
1.密度,辣椒種植密度對產量影響很大,如每畝種植3000-4000穴,行距控制在60公分,株距控制在25-30公分即可,為---成活率或避免后期補苗,移栽每穴可種兩到三個,待成活可移栽也可移除。
2.追肥,辣椒需肥量其實不低,尤其是茬開始花后結果,需肥量逐漸上升,種植戶可葉面噴施或者根部追肥。
3.病害,辣椒病害常見的如早疫病、---病、病、臍腐病等,這些要提前噴施殺菌劑進行預防,藥劑預防比治果要好。
4.水分,辣椒高溫和多雨季節容易發生---病,會造成落花落果和落葉現象,為此要做到---土壤濕潤,適當澆水灌溉并噴施適量的矮壯素來保花增產。
葉面肥與的混用順序要注意以下四點:
1、一般是用足量的水先配好一種單劑的藥液,再用這種藥液稀釋另一種單劑;而不能先混合兩種單劑,再用水稀釋,以免發生---反應,造成有效成分的破壞和物理性狀的惡化。
2、葉面肥混用時,葉面肥與混合的順序通常為:葉面肥、可濕性、懸浮劑、水劑、乳油依次加入,每加入一種即充分攪拌混勻,再加入下一種。
3、混合時要主要水量的使用 水對藥液的影響很大,水的酸堿度、離子濃度等,都會影響效果。配---水以離子濃度低的中性水為好,如干凈的雨水、河水等。
4、注意要現配現用 藥液雖然在剛配時沒有---反應,但久置容易產生緩慢的反應,使喪失或易產生藥害。如有的品種雖然在弱堿性條件下較穩定,但也要注意現配現用,若長時間放置也易失效。
沙糖橘主要種植于紅黃壤丘陵山地,由于土壤貧瘠,建園時對土壤改良也不夠重視,果園土壤缺鎂、硼等營養元素現象普遍發生。經測定,童山和倫家沙糖橘園的土壤ph值平均分別為4.20和4.46。酸性紅壤中的鎂含量本來就低,土壤ph值過低(ph值5以下)使鎂容易流失,致使土壤鎂含量進一步減少。此外,大量施用單一化肥也是導致土壤酸化,鈣、鎂、硼、鋅等元素缺乏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鎂硼的缺乏使沙糖橘葉片光合作用減弱,糖和蛋白質的合成受到影響,導致果實產量降低、品質下降、樹體黃化衰弱。本試驗所用的---酸葉面肥含---酸、黃腐酸及螯合態鎂、硼、鋅等南方紅壤區臍橙園普遍缺乏的營養元素,并加入強力滲透物質,可深入葉片蠟質層,肥液在葉面的停留時間長、保濕性好,有利于提高養分的吸收效率,能同時預防或矯治鎂、硼、鋅缺乏癥,使用簡單方便。
總體上看,噴施---酸葉面肥3~4次比噴布2次效果---,因此,對于發生缺鎂硼等養分引起的葉片黃化在春、秋梢萌發生長期噴布葉面肥可收到。實際田間調查中我們也注意到,在云浮市沙糖橘主要種植區域,田間觀察到的沙糖橘缺鎂或鎂硼同時缺乏引起的葉片黃化普遍,土壤營養分析反映出該地區缺素比較---,因而潛在的缺素比實際觀察到的要多。因此,矯治沙糖橘缺素癥在栽培管理上即使樹體沒有表現樹體黃化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采用平衡施肥,增施鈣鎂磷肥、硼、鋅肥和有機肥料等是防止和矯治沙糖橘缺素癥的有效方法。對于缺素癥---發生的果園,葉面噴布低濃度的葉面肥并不能完全補充足量以完全矯治其缺乏---。因此,為實現沙糖橘高產,應當通過葉片和土壤養分的測定,預測這些營養元素的供給狀況,采用土壤施用和葉面噴布相結合的方法,以達到完全矯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