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根據調查發現,大多數員工并不知道安全帽也有保質期,安全帽使用到期若想繼續使用需要送檢驗機構通過安全帽檢測設備進行檢驗,一頂安全帽使用5年甚至10年的情況屢見不鮮。更有甚者,有的單位為了節省成本或管理不夠規范,在勞動保護用品發放方面并沒有嚴格按照產品使用周期進行輪換或者檢驗。
手扶水平安全繩的設置及使用要求有以下幾個方面:
鋼絲繩端部固定連接應使用繩卡(也叫做鋼絲繩夾頭),繩卡壓板應在鋼絲繩長頭的一端,繩卡數量應不少于3個,繩卡間距不應小于鋼絲繩直徑的6倍;安全夾頭安裝在距后一只夾頭約500毫米左右,應將繩頭放出一段安全彎后再與主繩夾緊。
鋼絲繩固定高度應為1.1~1.4m;每間隔2m應設一個固定支撐點;鋼絲繩固定后弧垂應為10~30mm。
手扶水平安全繩僅作為高處作業特殊情況下,為作業人員行走時的扶繩,嚴禁作安全帶懸掛點使用。應經常的檢查固定端或固有否松動現象,鋼絲繩有否損傷和腐蝕、斷股現象。
預防對策
要減少和防止安全帽后腦部位穿刺事故的發生,必須針對安全帽后腦部位耐穿刺性能差這一致命弱點加以改進。主要的技術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從強度方面考慮,除安全帽頂部外,還應增加后腦部位的局部強度(如局部加厚),使之有足夠的強度可以防止棒狀墜落物瞬時擊穿安全帽,消防頭盔披肩防水性能測試儀批發,一擊---就可以使墜落物改變方向脫離頭部彈開,避免和減少頭部穿刺事故;從結構方面完善帽體后腦部位的外形(如增加曲率或加筋),使之與墜落物接觸時具有容易向外滑移的功能;從---安全帽的材料方面,使其即使不增加厚度,也具有足夠的防穿刺強度;在安全帽標準中增加對后腦部位防穿刺性能的檢測項目,修訂現行的判定方法,將安全帽穿刺錐穿透安全帽后的距離---在小水平間距5mm以內,或者嚴禁穿刺錐穿透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