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磁盤冗余陣列是把相同的數據存儲在多個硬盤的不同的地方的方法。通過把數據放在多個硬盤上,輸入輸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疊,冷磁盤陣列公司,改良性能。因為多個硬盤增加了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bf,儲存冗余數據也增加了容錯。 由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在1988年,冷磁盤陣列公司,發表的文章:“a case for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文章中,談到了raid這個詞匯,而且定義了raid的5層級。伯克利大學研究目的是反映當時cpu快速的性能。cpu效能每年大約成長30~50%,冷磁盤陣列公司,而硬磁機只能成長約7%。研究小組希望能找出一種新的技術,在短期內,立即提升效能來平衡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在當時,柏克萊研究小組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效能與成本。 另外,研究小組也設計出容錯fault-tolerance,邏輯數據備份logical data redundancy,而產生了raid理論。研究初期,便宜inexpensive的磁盤也是主要的重點,但后來發現,大量便宜磁盤組合并不能適用于現實的生產環境,后來inexpensive被改為independent,許多獨立的磁盤組
盤陣列的全稱是:redundanarrayofinexpensivedisk,簡稱raid技術。它是1988年由美國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的davidpatterson等人提出來的磁盤冗余技術。從那時起,磁盤陣列技術發展得很快,并逐步走向成熟。人們逐漸認識了磁盤陣列技術。磁盤陣列技術可以詳細地劃分為若干個級別0-5 raid技術,并且又發展了所謂的 raid level 10,冷磁盤陣列, 30, 50的新的級別。raid是廉價冗余磁盤陣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的簡稱。用raid的好處簡單的說就是:安全性高,速度快,數據容量---。 某些級別的raid技術可以把速度提高到單個硬盤驅動器的400%。磁盤陣列把多個硬盤驅動器連接在一起協同工作,---提高了速度,同時把硬盤系統的---性提高到接近無錯的境界。這些“容錯”系統速度極快,同時---性---。
磁盤陣列(raid),一種把多塊獨立硬盤物理硬盤按照不同方式組合成一個硬盤組邏輯硬盤,從而提供比單個硬盤---的存儲性能和數據備份能力的技術。是在多塊硬盤組成的陣列系統中,---一塊或多塊硬盤自己的容量,來對數據的存儲提供一定的容錯能力。塔式目前使用的較為廣泛的數據保護模式。
提到磁盤陣列數據的安全性,我們假設一下,如果你把重要的數據在沒有備份的情況下存儲在單一的硬盤中,如果硬盤損壞,輕的你可以找數據恢復公司進行數據恢復,損壞---的你的數據就將丟失。但如果你采用磁盤陣列的形式進行數據的存儲方式,那我們只需要替換掉陣列中壞的硬盤數據就可以恢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