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青
炒青介紹烏龍茶內質“色、香、味”在做青階段已基本形成,炒青是個轉折工序,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則迅速制止一系列酶促氧化作用,鞏固已形成的品質特征。啟下是繼續散失部分水份,便于揉烘等整
討論炒青,是指在制作茶葉的過程中利用微火在鍋中使茶葉萎凋的手法,通---工的揉捻令茶葉水分快速蒸發,阻斷了茶葉發酵的過程,并使茶汁的---完全保留的工序。炒青是制茶史
【碧螺春和炒青的區別】1、上市時間不同
首先,碧螺春和炒青第
2、價格不同
其次,碧螺春和炒青第二點的差別就是價格不一樣。碧螺春是較高的,其價格每年上市初期都在2000元以上,正常碧螺春的價格也在500~2000元之間;而炒青的價格則是在300~400元。
3、口味不同
再次,碧螺春和炒青第三點的差別就是口味不一樣。這個的話沒有說哪個好,看個人口味喜好。碧螺春的口味比較香,味道比較淡;而炒青的味道偏重,對于老茶客來說炒青可能更有味。
殺青殺青是形成綠---質的關鍵性技術措施。其主要目的:一是破壞鮮葉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類化合物的酶促氧化,以獲得綠茶應有的色、香、味;二是散發青草氣,發展茶香;三是蒸發一部分水分,使之變為柔軟,增強韌性,便于揉捻成形。鮮葉采來后,要放在地上攤涼2—3小時,然后進行殺青。殺青的原則一是“高溫殺青,先高后低”,使殺青鍋或滾筒的溫度達到180℃左右或者更高,以迅速破壞酶的活性,然后適當降低溫度,使芽尖和葉緣不至被炒焦,影響綠---質,達到殺勻殺透,老而不焦,嫩而不生的目的。殺青的其二原則是要掌握“老葉輕殺,炒青,嫩葉老殺”。所謂老殺,就是失水適當多些;所謂嫩殺,就是失水適當少些。因為嫩葉中酶的催化作用較強,含水量較高,所以要老殺,茶葉炒青的,如果嫩殺,則酶的活化未被破壞,宜興炒青茶葉,以產生紅梗紅葉;殺青葉含水量過高,在揉捻時液汁易流失,加壓時易成糊狀,芽葉易斷碎。低級粗老葉則相反,應殺得嫩,粗老葉含水量少,纖維素含量較高,葉質粗硬,如殺青葉含水量少,揉捻時難以成形,加壓時也易斷碎。殺青葉適度的標志是:葉色由鮮綠轉為暗綠,無紅梗紅葉,手捏葉軟,略微粘手,嫩莖梗折不斷,緊捏葉子成團,稍有彈性,青草氣消失,茶香顯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