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7日電---于文靜我國將推行水產生態健康養殖制度,發揮水產養殖業的生態服務功能,鯽魚高產養殖技術,大力發展、特色、綠色、生態的水產品。到2022年,健康養殖面積達到65%以上,產地水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這是---7日從農業農村部漁業---管理局了解到的信息。根據農業農村部等10部門日前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我國將大力發展生態健康養殖。開展水產健康養殖創建,高產養殖技術,推廣疫1苗免1疫、生態---措施。推動用水和養水相結合,對不宜繼續開展養殖的區域實行階段性休養。實行養殖小區或養殖品種輪作,降低傳統養殖區水域灘涂利用強度。
意見明確,白鰱高產養殖技術,加強科學布局,加快落實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制度,優化養殖生產布局,積極拓展養殖空間。大力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支持發展深遠海綠色養殖,鼓勵深遠海大型智能化養殖漁場建設。加強鹽堿水域資源開發利用。
在---養殖環境方面,意見提出要科學布設網箱網圍,推進養殖尾水治理,加強養殖廢棄物治理,發揮水產養殖生態修復功能。
該系統通俗來講,就是把魚類進行“集中圈養”,也就是把大水面的養殖魚類放在2%面積的水體中集中養殖。這樣便于飼養管理和收集處理魚的糞便和殘留的餌料等污染物,“魚群”在圈養的水槽中不斷運動,線條美、身體棒,品---,價錢更高。
系統運行原理:
該系統由養殖通道、氣提推水設備、底增氧設備、集污設備、水質監控系統、水處理系統等幾部分組成。
草魚、鱖魚、鮰魚、鱸魚集中養殖,草魚高產養殖技術,殘餌、糞便集中收集、處理后,用于澆灌稻田。集約化“漁稻聯作”水產養殖模式,具有養殖產量高、水稻品---,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