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屬切削
2.木工機床,用于對木材進行切削加工;
3.特種加工機床,用物理、化學等方法對工件進行特種加工;
4.鍛壓機械。狹義的機床僅指使用的、數量的金屬切削機床。
金屬切削機床可按不同的分類方法劃分為多種類型。
1.按加工方式或加工對象可分為車床、鉆床、鏜床、磨床、齒輪加工機床、螺紋加工機床、花鍵加工機床、銑床、刨床、插床、拉床、特種加工機床、鋸床和刻線機等。每類中又按其結構或加工對象分為若干組,每組中又分為若干型。
2.按工件大小和機床重量可分為儀表機床、中小型機床、大型機床、重型機床和超重型機床;
3.按加工精度可分為普通精度機床、精密機床和---機床;
4.按自動化程度可分為手動操作機床、半自動機床和自動機床;
5.按機床的自動控制方式,可分為仿形機床、程序控制機床、數字控制機床、適應控制機床、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系統;
6.按機床的適用范圍,又可分為通用、專門化和機床。
7.機床中有一種以標準的通用部件為基礎,配以少量按工件特定形狀或加工工藝設計的部件組成的自動或半自動機床,機床報價,稱為組合機床。
8.對一種或幾種零件的加工,按工序先后安排一系列機床,并配以自動上下料裝置和機床與機床間的工件自動傳遞裝置,這樣組成的一列機床群稱為切削加工自動生產線。
9.柔性制造系統是由一組數字控制機床和其他自動化工藝裝備組成的,用電子計算機控制,可自動地加工有不同工序的工件,能適應多品種生產。
機床是機械工業的基本生產設備,它的品種、和加工效率直接影響著其他機械產品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因此,機床工業的現代化水平和規模,以及所擁有機床的數量和是一個工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1. 加工精度高,穩定。數控系統每輸出一個脈沖,
2.能完成普通機床難以完成或---不能加工的復雜零件加工。例如,濰坊機床,采用二軸聯動或二軸以上聯動的數控機床,可加工母線為曲線的旋轉體曲面零件、凸輪零件和各種復雜空間曲面類零件。
3.生產。數控機床的主軸轉速和進給量范圍比普通機床的范圍大,---的結構剛性允許數控機床采用大的切削用量,從而有效地節省了機動時間。
4.對產品改型設計的適應性強。當被加工零件改型設計后,在數控機床上只需變換零件的加工程序,調整刀具參數等,就能實現對改型設計后零件的加工,數控機床價格,生產準備周期---縮短。
5.有利于制造技術向綜合自動化方向發展。數控機床是機械加工自動化的基本設備,以數控機床為基礎建立起來的fmc柔性加工中心、fms柔性制造系統、ci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等綜合自動化系統使機械制造的集成化、智能化和自動化得以實現。
6.監控功能強,具有故障診斷的能力。cnc系統不僅控制機床的運動,而且可對機床進行監控。例如,可對一些引起故障的因素提前報警,進行故障診斷等,---地提高了檢修的效率。
7.減輕工人勞動強度、---勞動條件。
中國
1.“大”的主要標志是產業規模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1縱向比較,主要經濟指標連續8年實現高速增長。
2橫向比較,在機床行業中的------提升。
從2009年開始,中國已連續8年成為大機床消費國和大機床進口國。
2.“不強”主要表現在:目前中國機床產業僅僅在規模方---有相對比較優勢,與機床制造強國相比較,數控機床廠家,在結構、水平、研發和服務能力等方面都還存在明顯的差距。
( 1 ) 低端產品產能過剩,價格戰,產品主要依賴進口。進口產品幾乎都是數控機床包括成套生產線。可見,針對產品的需求,國產機床長期以來一直存在所供非所需,所需不能供的結構性矛盾,目前雖有---,但仍然沒有從---上改變。
(2) 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的發展滯后于主機,并已成為制約數控機床產業發展的瓶頸。
( 3 ) 自主---能力不強。基礎、關鍵、共性技術尚未完全掌握,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開放式、社會化的研發體系建設尚處于探索階段。
(4) 中國機床產業還沒有實現由生產制造向服務制造模式的轉型。尤其是工程集成能力弱,為汽車等重點行業制造領域提供成套生產線還處于起步階段。
(5) 產業集中度不高。企業多而散,全行業企業多達5944家;主機企業大而不強,小而不精;配套能力弱,產業分工不清晰;與數控機床產業快速發展相適應的產業鏈體系還不夠完善。
(6) 人才匱乏,其是缺少數控機床、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研發的人才;缺少技工;缺少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復合型管理人才。目前,人才不足已成為制約數控機床產業快速、可持續發展的深層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