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木冬播種子應在翌年春季去除較厚表土約1厘米,根據土壤墑情澆水1-2次,叢生黃連木,無灌溉條件應于早春覆地膜保濕。春播種子,宜乘墑覆地膜兼防鳥害、草、松針均可。如播后墑情不好,先澆水后覆膜。 盛果期的修剪以疏枝為主,修剪時應疏除弱枝、病枝、交叉枝等,以增加樹冠內部的通風透光性。當樹體進入到衰老期,可通過短截和重回縮的方法,以促進新枝的抽出,達到復壯的目的。主要的樹形有心形和圓頭形兩種。當幼樹進行初果期,主要采用摘心、抹芽等修剪技術,來處理好枝條之間的關系,繼續培養樹體骨架及結果枝,為結果打下基礎。
苗---15厘米以上時,每公頃施75-120千克尿素,紅葉黃連木,施肥后立即澆水。幼苗期施肥以氮肥、磷肥為主,速生期適當多施氮肥,池州黃連木,配施磷、鉀肥,苗木硬化期以鉀肥為主,黃連木是漆樹科、黃連木屬植物。落葉喬木,---20余米;樹干扭曲,樹皮暗褐色,呈鱗片狀剝落,幼枝灰棕色,具細小皮孔,疏被微柔毛或近。黃連木若---,則應注意水土保持,黃連木苗木基地,雨水較大的地區還應注意挖排水溝,以免林地積水。 栽植后的黃連木幼樹修剪工作應在深秋進行,此時的修剪目的是使幼樹保持一個---的樹形。
盛果期的修剪以疏枝為主,修剪時應疏除弱枝、病枝、交叉枝等,以增加樹冠內部的通風透光性。當樹體進入到衰老期,可通過短截和重回縮的方法,以促進新枝的抽出,達到復壯的目的。當黃連木苗木處于幼齡階段,主要是進行營養體的生長,此時期的施肥應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以促進幼年樹的生長。成年樹的施肥每年可進行2-3次,秋季采果后應施用一次有機肥,每株50千克,采用環溝施的方式進施肥,施肥的位置應在樹冠滴水線處。按育苗常規進行中耕保墑、松土除草,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達到圃內無雜草。松土結合除草進行外,一般在降雨或灌溉后也要松土,防止土壤板結要逐步加深,松到,不傷苗,不壓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