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灌未封底:樁底沉渣量過大,使初灌不能正常反漿,或導管距孔底太遠,初灌量不夠沒有埋住導管。造成這種原因是檢查不夠認真,清孔不干凈或沒有進行二次清孔。認真檢查,采用正確的測繩與測錘;一次清孔后,不符合要求時,要采取措施:如---泥漿性能,延長清孔時間等進行清孔。在下完鋼筋籠后,再檢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過規范要求,基礎工程導管,應進行二次清孔。導管底端距孔底高度依據樁徑、隔水閥種類、大小而定,zui高不超過0.5m。
在灌注過程中,導管的埋置---應控制在2~6m。如果導管埋置---過小(小于2m),在---的壓力和沖擊力作用下,新灌注的混凝土可能沖破---混凝土,冒到其上面,將泥漿沉淀物裹入樁中,形成夾層而斷樁,---在灌注后期,周口導管,---混凝土表面的泥漿沉淀增厚,有時還夾有少量坍土,若導管埋置---過小,容易造成導管提漏進水,造成斷樁事故;如果導管埋置---過大(大于6m),易發生埋管拔不出來,灌注樁導管,從而造成斷樁。
水下砼灌注過程要注意:
1 砼配制
采用高標號水泥時,應注意砼的初凝和終凝時間與單樁灌注時間的關系,---時添加砼緩凝劑。施工現場應嚴格控制好配合比---是水灰比和攪拌時間。掌握好砼的和易性及砼的坍落度,防止砼在灌注過程發生離析和堵管。
2初灌時埋管---
我國jgj 94-94規范規定,灌注導管底端至孔底的距離應為300~500mm,初灌時導管埋深應***800mm。在計算砼的初灌量時,個別施工單位只計算了1.3m樁長所需的砼量,漏算導管內積存的砼量,初灌量不足造成埋管---達不到規范值。另一方面,施工單位準備的導管長度規格太少,安裝導管時配管困難,有時導管低至孔底的距離偏大,而導管安裝人員沒有及時把實際距離通知砼灌注班,形成初灌量不足導致埋管---達不到規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