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古涼亭是家鄉人民傳統美德的歷史見證,古涼亭傳承了先輩們的傳統美德和傳統文化,妝點了山區的山川美景。讓我們傳承古涼亭精神,把家鄉建設得美好。 村前的涼亭幾經修改,如今已是寬敞明亮煥然一新。我尋思,若是將這涼亭改建成八角亭的樣子,頂上再附以龍鳳呈祥,那么它必然會的壯麗;當然,較之昔日我印象中的那黃泥青磚黑瓦的涼亭形象,現在的她已然是改變太多太多了。
如今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山路上跑著汽車,遠行人終于告別了長途跋涉的艱難。然而,那些通往寨與屯和耕作區的山路仍有人在步行,涼亭給山上勞作的人們提供的方便仍沒有過時,于是,山里人仍然---地保護它。我看見在鄉村公路旁那些涼亭不但---的保存下來,有的涼亭還被當作了候車室,凳子油光照人。人們將過去那份熱心---事業的積極性轉移到修筑公路上來,把山村和城市用公路這條---紐帶連接起來,加快了通往小康生活的步伐。
涼亭儼然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默默地站在山坳上,它古樸的風姿依舊,只是古道通往村寨的面貌越來越新了。
瓦面正反相疊向外傾斜,傾斜的坡度十分講究。坡度大了,會發生“溜瓦”現象;坡度小了,刮風下雨時,會出現雨水從瓦縫中倒流進屋的情況。所以,瓦面成四十五度向兩側延伸,而凹的一面成為瓦溝,有排雨的作用。一排一蓋,都承載著---所留下的-智慧。圍龍屋蓋的都是專門用粘土燒制成灰青色的瓦,俗稱“百子瓦”(取意百子千孫)。疊放在兩片桷間凹面向天的稱“陽瓦”,反之背向天空的為“陰瓦”。每塊瓦頭尾大小有差別,陰瓦放的是頭向下尾向上,陽瓦則與之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