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鮮肉是將屠宰后的牲畜迅速冷卻,讓肉一直處于低溫0~4攝氏度的狀態。
迅速冷卻這個環節,冷凍豬肉,使得冷鮮肉比鮮肉、冷凍肉都衛生、保鮮。這是因為:
1. 在自然條件下,剛殺好的豬在1小時內微生物即可翻倍繁殖。迅速冷卻,可盡可能地減少微生物滋生。微生物少了,對人體的威脅也就小些。
2. 迅速冷凍,使得冷鮮肉在常溫條件下暴露的時間短,所以更保鮮,尤其是在高溫天。
其實,從宰殺到上市,冷鮮肉一般已經儲存了13個小時左右,肉本身已經經歷了由軟變硬再變軟的過程,肉色呈嫣紅色,冷凍豬肉品牌,顏色澤紅潤,手感比鮮肉略硬,表面看著發干,沒有過多的水分。
從肉質上看,新鮮肉酸味重、雜汁多;而冷鮮肉進行了排酸處理,肉體內的水分和污血基本上都被清除了,因此肉味會鮮美些。
總的來說,比起鮮肉和冷凍肉,冷凍豬肉食品,冷鮮肉既衛生、新鮮,口感又好,價格自然比較貴。
保持肉類加工的正確方法
肉類加工時要按一定的工作流程操作,執行精細化分割操作。超市營運部一定要建立屬于自己企業的《肉類標準化、精細化分割操作標準》體系,由刀手去執行每一個操作步驟,并采用視頻、照片、ppt等形式記錄,每一工作環節要有操作標準,必須---“千店一面”,這樣才能逐步降低人在操作中的影響,實現標準化。
保持肉類鮮度的現場處理方法
1冷鹽水處理法
這是肉類保鮮常用的方法,是以0.9%左右的冷鹽水,水溫在0℃左右,浸泡原料肉約15分鐘,雞肉5~10分鐘,內臟10分鐘,以達到保鮮效果。這種處理方法可以在肉類分切過程中,使逐漸上升的肉溫急速下降,可防止微生物的增殖;可使在內部形成汁液的肉類利用冷鹽水滲透而使肉質更為緊密,在分切時較為容易。另外在0℃左右的低溫,對肉類有---的保存效果,可使脂肪在低溫下變得較為堅硬,使脂肪不易變質。
2冰溫法
利用調整原料肉的冷藏溫度,使之接近肉的溫度,適宜溫度約為-1.7℃~0℃。
冷鮮肉順應消費升級需求
根據屠宰后所采用的不同冷卻工藝標準,豬肉包括三大類,即熱鮮肉、冷鮮肉及冷凍肉。其中,冷凍肉由于過程中冰晶體積增大,肉的組織結構被破壞,解凍過程導致大量營養物質流失,口感風味差,因而其市場占有情況一般。
受傳統消費習慣的影響,截至目前,冷凍豬肉加工廠,熱鮮肉占china豬肉消費的大部分。盡管有機構的研究數據---,熱鮮肉消費量占豬肉總消費量的比例已經由2005年的近89%降至2015年的60%,但就比例來看,其仍舊大幅超過冷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