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前檢查
1.1 清理現場,清除機器周圍影響工作和安全的一切障礙物。 1.2 檢查地腳螺絲和各連接螺絲是否緊固。
1.3 檢查轉鼓內外有無異物,并清除干凈。檢查轉鼓、濾布的腐蝕情況,檢查濾網、濾布是否平貼,有無漏洞,檢查濾孔有無堵塞。
1.4 檢查起動離合器是否正常完好、傳動裝置是否靈活,皮帶是否齊全,松緊是否合適,電機上應加防護罩。
1.5 檢查主軸螺絲是否緊固。 1.6 檢查電氣裝置是否安全。
1.7 檢查制動器是否靈活---,并使制動器成松開狀態。
1.8 用手盤車2~3轉,檢查轉鼓的轉動情況,檢查有無摩擦、碰撞和異常聲音。必須做好以上各項工作,方可準備開車。
2 空車試運行
2.1 以手盤車轉動轉鼓順離心機轉動方向,然后給電源,分次啟動電動機,分次不得超過四次,并保持一定的間隔期,從啟動到全速,不得少于80秒鐘,啟動時要能清晰聽到離合器的動作聲音。
2.2 新安裝的離心機應檢查轉鼓的轉動方向,必須符合規定設備上有規定。
2.3 檢查聲音是否正常,應無異常雜音。
2.4 檢查機器的震動情況,不應有劇烈和異常震動。
2.5 空車運轉3~5分鐘后,停車檢查,眉山尼爾森離心機選金,如無任何故障方可進行下步工作。 3 加料運行
3.1 處理流動性好的懸浮液時,加料操作可以在離心機運轉中,進離心機頂蓋孔道進行,可以一次進行到濾渣充滿到轉鼓的操作容積,或事先計算好的重量限度為止。同時注意不使懸液超過轉鼓上方的擋液板。
3.2 當處理固體物料膏狀、塊狀、粉狀時,加料操作應在轉鼓完全停止后進行必須將物料盡可能的均勻分布在轉鼓內。然后采取3~4次起動方法,進行開車操作,以降低電機的啟動電流。
分離技術是一項應用極其廣泛的技術,適用于、化工、冶金、紡織、、食品、---等各行業,它是借離心力為推動力,將液——固、液——液或液——液——固等懸浮液或乳濁液按物性特點,分離要求的不同達到不同分離目的的一種設備,由于其結構簡單、效率較高,純物理分離過程,能充分---分離物料的特性。因此,選金離心機的市場應用極其廣泛。 眾所周知,腐蝕的危害是極其---的,在上有許多事例可以說明,選金離心機是一種高速旋轉的設備,其安全要求與壓力容器同樣重要,大多數選金離心機生產企業在設計、選型和應用中,更多慮了均勻腐蝕對強度零件的影響,疏忽了結構設計,加工工藝等對腐蝕環境的適應性,導致了一些---的后果。不僅零件出現腐蝕傾向,污染被分離物料,更---的甚至造成機毀人亡。
制備型速選金離心機的幾種分離方法:
a.差速離心:逐次增加離心力,每次可沉降樣品溶液中的一些組份。
差速離心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中,離心管在開始時裝滿了均一的樣品溶液。通過在一定速度下一定時間的離心后,就可得到兩個部份:沉淀和上清液。
通常在次離心時把大部分不需要的大粒子沉降去掉。這時所需的組份大部分仍留在上清液中。然后將收集到的上清液以更高速度離心,把所需的粒子沉積下來。離心的時間要選擇得當,使大部份不需要的更小的粒子仍留在上清液中。對于得到的沉淀和上清液可以進行進一步的離心,直到達到所需要的分離純度為止。
差速離心的特點是操作簡單,但分離純度不高。
b.密度梯度離心法:可以同時使樣品中幾個或全部組份分離,具有---的分辨率。
(1)速率區帶法(ratezonal):
根據樣品中不同粒子所具有的不同的尺寸大小及沉降速度(s)。大致步驟如下:
在離心管中裝入密度梯度溶液,溶液的密度從離心管頂部至底部逐漸增加(正梯度)。
將所需分離的樣品小心地加至密度梯度溶液的頂部。樣品在梯度溶液表面形成一負梯度。
由于不同大小的粒子在離心力作用下,在梯度中移動的速度不一樣,所以經過離心后會形成幾條分開的樣品區帶。
注意:樣品粒子的密度必須大于梯度液注中任一點的密度。離心過程必須在區帶到達管子底部前停止。
(2)等密度離心法(isopycnic):
根據粒子的不同密度來分離。離心過程中,粒子會移至與它本身密度相同的地方形成區帶。
密度樣度的選擇要使梯度的范圍包括所有待分離粒子的密度。樣品可以在密度梯度液粒上面或均勻分布在密度梯度中。經離心后,樣品粒子達到它們的平衡點。
注意:平衡后粒子的分離完全由其密度決定,南充尼爾森離心機選金,與時間無關,此時再改變離心轉速,只能改變區帶的相對位置。
密度梯度分析法
(1)梯度介質性質與選擇:
a、應具備的性質:
梯度物質的選擇原則是滿足分離方法的基本要求,一個理想的密度材料標準它應是:
所形成的溶液密度應包括所需要的密度范圍。
具有某些性質,如折射率,據此可測定它的濃度。
所形成的溶液粘度低。
不損傷所分離的樣品。
離心分離后容易除去。
不妨礙分離積分的分析。
b、常用介質種類:
表一、常用梯度材料在20℃密度
b.梯度介質應用范圍:
表二、等密度梯度介質的應用
表三、各種大分子在蔗糖梯度液中的大約密度
(2)、梯度溶液的準備:
計算,稀釋
(3)梯度形狀
梯度形狀分:線型、等速型、階梯型、平坦型、陡峭型指數梯度。
梯度形狀對于分離是否成功非常重要:
常用的是線型梯度,適用于分離蛋白質、酶、、核糖體亞基和一些植物---;等速型適用于分離脂蛋白和一些需上浮分離樣品;不連續或階梯型梯度適用于分離整細胞、亞細胞組分以及純化一些哺乳類動物---或昆蟲---。等速梯度以及長液柱可增進分離能力,適用于分離核糖體亞基、多核糖體及植物---。
b.梯度柱制備:
梯度液柱可以用手工或梯度儀制備
半注法:
為縮減離心時間,或分離樣品較少可用半注法:下半管鋪置梯度介質,中間加樣品,尼爾森離心機選金,上面鋪buffer或液體石臘油。
(4)加樣方法與加樣量:
將樣品加到梯度液柱上,針尖和離心管成45-60°角度,慢慢地將樣品沿管壁流到液面上去,對于dna一類易斷的脆弱樣品,應該用孔徑較大的移液管代替針頭,以避免剪切力對樣品的切割作用。樣品濃度是梯度柱密度的1/10(w/w)。
(5)轉子的選擇與效應:
(6)分離區帶的回收及檢測
離心后所形成的區帶樣品的回收方法基本有四種:
a.穿刺法
穿刺離心管底部,廣安尼爾森離心機選金,使梯度溶液滴出,將一具有合適閥門的蓋帽放在離心管頂,可控制滴出速度。
b.虹吸法:
將一毛細管輕輕插入管底,盡量防止梯度抖動,用微量泵逐漸滴取,以一定量滴數或體積部分收取。
c.加壓法:
通過一針管將高密度的液體泵入到梯度離心管的底部,部分收集換出的溶液。
d.切割法:
采用的切割刀切割所需區帶。
區帶檢測:
所謂區帶檢測,實際上是對水平轉子或角轉子和垂直轉子離心管中的分離物質所做的監測,通常只是測量在260或280mm時長的吸收值,以決定梯度中的---或蛋白的整個分布,這個操作通常稱之為在線(online)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