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調整的目的,是促使磷化形成晶粒細致密實的磷化膜,液化氣瓶半自動噴涂線,以及提高磷化速度。表面調整劑主要有兩類,一種是酸性表調劑,安陽半自動噴涂線,如草酸。另一種是膠體鈦。兩者的應用都非常普及,前者還兼備有除輕銹工件運行過程中形成的“水銹”及“風銹”的作用。在磷化前處理工藝中,是否選用表面調整工序和選用那一種表調劑都是由工藝與磷化膜的要求來決定的。一般原則是:涂漆前打底磷化、快速低溫磷化需要表調。如果工件在進入磷化槽時,已經二次生銹,采用酸性表調,但酸性表調只適合于***50℃的中溫磷化。一般中溫鋅鈣系磷化不表調也行。
磷化前預處理工藝是:
磷化的分類方法很多,但一般是按磷化成膜體系、磷化膜厚度、磷化使用溫度、促進劑類型進行分類。
4.1 按磷化膜體系分類
按磷化成膜體系主要分為:鋅系、鋅鈣系、鋅錳系、錳系、鐵系、非晶相鐵系六大類。
鋅系磷化槽液主體成他是:zn2+、h2po3-、no3-、h3po4、促進劑等。形成的磷化膜主體組成鋼鐵件:zn3(po4)2·4h2o 、zn2fe(po4)2·4h2o。磷化晶粒呈樹枝狀、針狀、孔隙較多。廣泛應用于涂漆前打底、防腐蝕和冷加工減摩潤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