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使用的經驗,一般鋁芯線可安全使用(6~8)年,而在潮濕場所有的只用(2~3)年就出了問題。為了-安全,防爆閥,減少浪費,對人防工程內電氣線路作了選用銅芯線的規定。
人防工程內使用蓄電池比較多,調節閥,由于一般的蓄電池在工作過程中要放出有害氣體,容易造成事故。所以,人防工程內使用的蓄電池應選用封閉型產品。
8.1.5 為了-消防用電設備正常工作,本條對消防用電設備配電線路的敷設方式和部位作了具體的規定。
8.1.6由于消防用電設備都是在火災時才啟用,在緊急情況下進行操作,如沒有明顯的標志,往往會延誤操作,故作此規定。
用全橫向和半橫向通風方式時,可通過排風管道排煙。
2 采用縱向排煙方式時,應能迅速組織氣流、有效排煙,其排煙風速應根據隧道內的不利火災規模確定,且縱向氣流的速度不應小于2m/s,并應大于值應為30pa~50pa。根據對隧道的火災事故分析,由導致的人員和因直接、及其他有毒氣體引起的人員約各占一半。通常,采用通風、防排煙措施控制煙氣產物及煙氣運動可以-火災環境,并降低火場溫度以及熱煙氣和熱分解產物的濃度,-視線。但是,機械通風會通過不同途徑對不同類型和規模的火災產生影響,在某些情況下反而會加劇火勢發展和蔓延。實驗表明:在低速通
12.3.6 隧道內用于火災排煙的射流風機,應至少備用一組。
防煙樓梯間送風系統的余壓值應為40~50pa, 前室或合用前室送風系統的余壓值應為25~30pa。防煙樓梯間、防煙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送風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防煙樓梯間和前室或合用前室分別送風時,防煙樓梯間的送風量不應小于16000m3/h,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送風量不應小于13000m3/h;
2 當前室或合用前室不直接送風時,防煙樓梯間的送風量不應小于25000m3/h,并應在防煙樓梯間和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墻上設置余壓閥。
注:樓梯間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門按1.5m×2.1m 計算,手動密閉對開調節閥,當采用其它尺寸的門時,電動對開多葉調節閥,送風量應根據門的面積按比例修正。
6.2.2 避難走道的前室送風余壓值應為25~30pa,機械加壓送風量應按前室入口門洞風速0.7~1.2m/s計算確定。
避難走道的前室宜設置條縫送風口,并應靠近前室入口門,且通向避難走道的前室兩側寬度均應大于門洞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