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確定幾個數據,導管的直徑d、導管下放至孔底什么位置h也就是導管下端距離孔底多大、孔的直徑d、罐料澆制完畢后混凝土埋管---l。
之所以要確定---混凝土量,就是為了防止混凝土量太少,澆制后頂面與下管口之間還有距離,這時候混凝土頂面肯定是淤泥,第二罐澆制后,淤泥會夾在兩罐混凝土之間,造成斷樁。導管下管口距離底部該多大距離呢,一般是300-500mm,根據導管直徑而定,因為罐澆制前,灌注樁金屬導管廠,導管內需要放隔水球或者隔水栓,要---隔水球能夠順利通過。
罐澆制完畢后,要---埋管---大于1m以上,張家界導管,也就是說l 至少為1m,當然要看看規程了,我們電力控制在2m以上,其實1m也夠了。由于管外水壓的作用,基礎導管,管內混凝土頂面一般高于管外混凝土頂面,管直徑小的話,可以不考慮這點影響。
1.清孔:澆筑水下混凝土前,應測量沉渣厚度,柱樁一般不大于1ocm,摩擦樁不大于30cm。
清孔主要有抽渣法、吸泥法和換漿法。抽渣法適用于沖擊、沖抓成孔的摩擦樁或不穩定地層,終孔后用抽渣筒清孔;吸泥法適用于巖層和密實不易坍塌的土層,換漿法適用于正循環鉆機,換漿時間以排出泥漿的含砂率與換入泥漿的含砂率接近為度。
2.水下混凝土的澆筑:采用豎向導管法。在澆筑前,鉆機導管廠,將導管下端下放到距孔底渣o.3~0.5m為宜。混凝土的初存量應------混凝土澆筑后,使導管埋人混凝土的---不小于1.om。中途任何原因中斷澆筑時間不得超過30min。導管埋入混凝土中的---任何時候不得小于1m,一般控制在2~4m。澆筑標高應高出樁頂設計標高1.0m。
zui高六米的那個是根據摩擦力和經驗得出的結論,再深的話導管就極有可能拔不出造成斷樁,而zui低兩米同樣也是根據經驗和計算得出的,少的話shou次砼可能不能把導管完全封住造成斷樁或者樁底密度小,我的經驗來講,一般shou次灌注在1米以上就可以,上限別超過八米吧,再多了就危險了,看砼品質了,好砼14米埋深也干過。實際施工的話沒有那么嚴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