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面肥的原理首先有明確葉片結構,葉的基本結構是葉片,葉柄,托葉。葉片又包括表皮,葉肉,葉脈。葉肉一般分為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這一點c3植物和c4植物是不同的。
這兩個誤區就決定了無論用多少葉面肥,都不會起到---的補充營養的效果,反而多數都被浪費了。使用葉面肥時要注意兩點:
點,把噴淋重點改為葉片背面。葉片正面細胞組織致密,并且覆蓋有一層較厚的角質層,唐山果蔬葉面肥,一般的肥料很難穿透而被吸收。相對而言,葉片背面多為海綿組織,果蔬葉面肥廠家,細胞間隙大,含水量高,且氣孔、水孔都多集中于此,使用葉面肥后可以直接從氣孔、水孔等進入,也可直接滲入到細胞組織中,非常容易被吸收。因此,在噴施葉面肥時多要拿噴頭從蔬菜中下部向上噴,讓其充分接觸到葉片背面。
第二點,適當延長葉面肥濕潤葉片的時間,增加葉片對葉面肥的附著。有些菜農噴施葉面肥僅僅是看到葉片正面濕-即可,很顯然這一點養分---不夠蔬菜葉面吸收,而且水分很容易就蒸發掉,養分就更不容易進入葉片細胞中。葉片被葉面肥濕潤時間越長,葉面肥在葉片上的附著能力就越強,葉面吸收率就越高。葉面濕潤時間一般控制在半小時至一小時,為了達到這個要求,噴施葉面肥時可適量加入提高附著力的助劑,比如一些的濕潤劑或黏著劑,也可以是中性洗滌劑,如洗衣粉,濃度在0.1%—0.2%為宜。它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張力,增大溶液在葉面上的附著力。簡單來說,就是要做到葉面、葉背都噴到,并且可以看到有多余的溶液滴落到地面就可以,一般發生缺素癥時,要連續噴施2—3次,---效果才能明顯。
肥液要加濕潤劑果樹葉片上都有一層厚薄不一的角質層,溶液滲透比較困難,可在葉面肥溶液中加入適量濕潤劑中性肥皂、較好的洗滌劑等,提高葉面噴肥的效果。
選擇適宜的噴施時間葉面噴肥注意不要在高溫時進行,在無風的陰天里,可全天噴施;晴天要在上午10時前及下午5時后噴施。
要有足夠的噴施量果樹吸收葉面肥溶液的量和噴施量成正比,適宜的噴施量是肥液在葉片上達到欲滴未滴的狀態。在不發生肥害的前提下,---提高葉面肥施用濃度。這樣不僅能滿足果樹對養分的需求,而且濃度越高進入葉片越快。同時要根據天氣和果樹長勢采用適宜的濃度,果蔬葉面肥公司,一般尿素0.3%-0.5%,過磷酸鈣0.5%-1.2%,磷酸二氫鉀0.2%-0.4%,三元復合肥0.4%-0.5%,草木灰1.5%-2%,微量元素中的硼砂、---鋅、檸檬酸鐵、---鎂等的濃度為0.08%-0.15%。
要側重噴施葉背面養分是通過葉片氣孔吸收進果樹體內的,葉片氣孔主要在葉背面,故葉面噴肥時主要噴施葉背面,噴嘴要朝上,果蔬葉面肥哪里有,霧點要細,以利于肥液的滲透和吸收。同時,噴施量不要過大,以葉片不滴水為宜,以防肥液積聚葉尖產生肥害燒尖。
要對癥噴肥要看果樹的長勢噴施葉面肥。如果果樹長勢弱、枝葉伸長緩慢、葉片呈黃色或淡黃色,這表明果樹缺氮缺鐵,應當以噴施氮肥為主,并適當噴施和磷肥、鉀肥。如果葉大嫩綠、枝條間節過長,表明氮肥充足,應當以噴施磷肥和鉀肥為主,適當噴施一些微量元素。對于微量元素來說,葉面噴肥是主要方式,它的效果優于土壤施肥。
葉面肥與植物生長調節劑有何區別?樸欣肥業為大家詳細講解: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在使用技術上有嚴格的要求,如使用時期、用量、使用方法等。必須按說明書使用,否則會產生---后果。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效果一般明顯,且穩定,較少受環境條件的影響,因此推廣應用快,易被用戶接受。它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天然活性的一類有機化合物。
葉面肥不同于植物生長調節劑,也稱為植物營養劑、植物復合液肥等,它是把氮、磷、鉀、鐵、鋅、錳、硼、銅等大量或微量元素集中在一起制成的一類營養物質,大多是作物根系吸收水肥---時作葉面噴肥以補充養分,促進作物生長發育。但是對土壤肥力高的地區以及不缺這些元素的地區或作物上,其增產效果則不太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