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面肥目前應用較為廣泛,其效果也是比較理想的,但是葉面肥的效果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
1、葉片:葉片臘質與角質層厚度、葉片活性等,都可以影響葉面肥的吸收。角質層薄、葉片活性強的新葉,葉面肥的吸收效果好。尿素對表皮細胞角質層有軟化作用,可加速其他營養物質的滲入,因此尿素成為葉面肥重要的組成成分。中性肥皂、有機硅助劑等,可以軟化角質層、提高肥料溶液的展著性,增加與葉片的接觸面積,提高吸收效率。葉齡一般與葉片活性相關,新葉較老葉易吸收養分。
2、植物本身的營養狀況:養分缺乏的植株吸收養分的能力強。植株生長正常,養分供應充足,噴施葉面肥后吸收就更少,反之則多。
3、環境條件:光照、溫度、濕度等對葉面肥的吸收影響較大,光照較弱,空氣濕度較大,有利于葉面肥的吸收。葉面肥濃度過高、水分蒸發過快,有時會灼傷葉片,導致肥害。一般陰天或下午四五點,溫度20-25℃,葉面肥噴施效果較好。
4、噴施溶液性質:溶液濃度、ph值、溶液表面張力、營養元素移動性等也影響葉面肥的吸收。不同葉面肥適宜的濃度不同,要根據要求調節噴施溶液濃度。供給陽離子時,溶液調至微堿性;供給陰離子時,溶液調至微酸性,有利于營養元素的吸收。
蔬菜長得好、無病害,可以通過噴施葉面肥實現。
一、葉菜類蔬菜:如大白菜、小白菜、波菜、芹菜等,葉面噴施主要以尿素潑為主,噴施濃度0.3%一0.5%,已可噴施0.3%米醋溶液。
二、瓜果類蔬菜:如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豆角等,葉面噴施主要以氮、磷、鉀混合液戓或多元復合肥為主,如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0.5%尿素加2%過磷酸鈣加0.3%硫---溶液、0.05%稀土微肥溶液以等。
三、蔥蒜類、根菜類、薯芋類蔬菜:如大蒜、洋蔥、蘿卜、胡蘿卜、馬鈴薯等,葉面噴施主要以磷、鉀肥為立主,如0.2%磷酸二氫鉀溶液、過磷酸鈣及草木灰浸出液等。
葉面施肥,可使營養物質從葉部直接進入體內,參與作物的---與有機物的合成過程,因而比土壤施肥更為迅速有效。因此,常常作為及時作物缺素癥的有效措施。在施肥時還可以按作物各生育期以及苗情和土壤的供肥實際狀況進行分期噴灑補施,充分發揮葉面肥反應迅速的特點,以---作物在適宜的肥水條件下,進行正常生長發育,達到高產的目的。
當作物出現根部施肥不便時,如在作物生長后期,根系活力,吸肥能力降低;或者當土壤環境對作物生長不利時,如水分過多、干旱、土壤過酸、過堿,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受阻,而作物又需要迅速恢復生長,如果以根施方法不能及時滿足作物需要時,采取葉面噴施,能迅速補充營養,滿足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 具體來說,作物在幼苗期,根部發育不完善,可以通過葉片噴施氮磷鉀大量元素肥來補充作物對養分的需求,同時可以配一些生長調節劑,如云臺素等,促進作物生長。
作物在開花前后,對磷鉀的需求量比較大,因此,此時葉片補充元素主要以磷鉀元素為主,如磷鉀源庫。同時,花期對硼的需求量比較大,需要輔助噴施硼肥。 果實膨大期對氮和鉀的需求量比較大,葉面補充養分主要以氮鉀為主,比如。果實上色期對鉀的需求量比較大,葉片補充主要以鉀肥為主。
作物生長后期,因為根部的退化,使得作物對營養元素的吸收能力下降,因此,此時需要通過葉片補充氮磷鉀等各種營養元素。對于一些瓜果類作物,尤其是對鈣需求量比較大的作物,從坐果開始就應該有意的通過葉片補充鈣元素。
迅速補充營養 在作物生長過程中,作物已經表現出某些營養元素缺乏癥,由于采用土壤施肥需要一定的時間養分才能被作物吸收,不能及時---作物的缺素---。這時采用葉面施肥,則能使養分迅速通過葉片進入植物體,解決缺素的問題。 比如:當樹體長勢較弱,葉色發黃,生長緩慢時,則為植株缺氮,應以氮肥為主,配合噴施磷鉀肥。當樹體長勢過旺,進口葉面肥公司,葉大嫩綠,節間過長時,為氮素過于豐富,噴肥應以磷鉀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