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或可燃物較多的丙類生產場所,防火調節閥,丙類廠房內建筑面積大于30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上房間;
2 建筑面積大于5000m2的丁類生產車間;
3 占地面;
隧道內機械排煙系統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長度大于3000m的隧道,宜采用縱向分段排煙方式或重點排煙方式;
2 長度不大于3000m的單洞單向交通隧道,宜采用縱向排煙方式;
3 單洞雙向交通隧道,宜采用重點排煙方式。
12.3.3 機械排煙系統與隧道的通風系統宜分開設置。合用時,合用的通風系統應具備在火災時快速轉換的功能,并應符合機械排煙系統的要求。
12.3.4 隧道內設置的機械排煙系統應符合下列規定
5 建筑內長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
8.5.4 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地上建筑內的無窗房間,當總建筑面積大于200m2或一個房間建筑面積大于5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時,應設置排煙設施。
本條所列送風量即為按風速法計算結果并參考相關規范的取值。當門的尺寸非1.5mx 2.1m時,應按比例進行修正。
6.2.2 避難走道是人員疏散至地面的安全通路,其前室是---避難走道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前室的送風量和送風口設置要求是根據上海消防部門的試驗結果確定的。前室送風余壓值與防煙樓梯間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送風余壓值相同。
避難走道的前室設置條縫送風口l的目的是使空氣形成氣幕,阻止煙氣侵入前室內。
6.2.3 提倡設置獨立的送風系統,同時也-設共用系統時應采取的技術措施。
6.2.4 加壓空氣的排出問題必須考慮,沒有排就沒有進。排風口或排風管設余壓閥是必需的,其作用是在條件變化情況下維持穩定的正壓值,以防止煙氣倒流侵入。
中庭排煙量的計算是參照現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的規定,與該規范協調一致。
6.3.2 人防工程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調節閥,能否順暢補風是能否有效排煙的重要條件。北京某住宅區地下室排煙試驗時,就曾發生因補風不暢而---影響排煙效果的事例。
通常,機械補風系統可由平時空調或通風的送風系統轉換而成,不需要單獨設置。
機械補風系統可由平時空調或通風的送風系統轉換而成,不需要單獨設置。但此時的空調或送風系統設計時應注意以下幾點:空調或通風系統的送風機應與排煙系統同步運行;通風量應滿足排煙補風風量要求;如有回風,此時應立即斷開;系統上的閥門(包括防火閥)應與之相適應。
6.3.3 利用工程的空調系統轉換成為排煙系統,電動調節閥,系統設置和轉換都較復雜,---性差,故不提倡。對于---重要的部位,排煙系統單獨設置。一般部位的排煙系統宜與排風系統合并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