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管泥漿。泥漿由粘土、水和添加劑組成,在鉆孔灌注樁成樁的過程中,南京導管,泥漿的主要作用一是護壁,防止孔壁坍塌;二是攜渣,鉆頭將孔內土體或巖體切削成渣,通過泥漿循環將其帶出孔外,因而泥漿的控制非常重要。泥漿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密度、粘度、含水率等。泥漿過稀,則攜渣能力不夠;泥漿過稠,則孔壁會開成一層厚厚的泥壁,無形中減少了樁徑。
導管護筒埋設
由于地表層為淤泥質粘土和亞粘土,土質較差,為防止孔口塌落,---孔內水位,基礎工程導管廠,需埋設鋼護筒。鋼護筒直徑:φ120cm的樁,護筒直徑1.4m;φ150cm的樁,灌砼導管,護筒直徑1.7m; φ160cm的樁,護筒直徑2.0m; 壁厚5mm,護筒長2~4m,基礎樁導管廠,根據地表土質的實際情況確定。
護筒采用人工與機械相結合的方法施工,陸上樁在鉆機就位前先人工挖孔到---后,將護筒就位,在護筒周圍用人工將土夯實。 四、鉆機就位
先在樁位處測一定的距離,地面上垂直于橋的方向鋪木方,然后在木方上橫橋向再鋪設木方或軌道,樁機移動采用下墊滾筒卷揚機牽引就位,鉆架就位后---上下共線即樁中心、鉆架頂中心,鐵門中心三點共線,縱橫向水平即鉆架底盤的縱橫向水平,用線墜校對垂直線,用水準儀校對水平線。鉆機就位復核準確無誤后將鉆架進行固定。
水下混凝土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宜向孔底射水或射風翻動沉淀物3~5min。
混凝土應連續灌注,中途停頓時間不宜大于30min。
在灌注過程中,導管的埋置---宜控制在2~6m。
灌注混凝土應采取防止鋼筋骨架上浮的措施。
灌注的樁頂標高應比設計高出其不意0.5~1m。
使用全護筒灌注水下混凝土時,護筒子底端應埋于混凝土內不小于1.5m,隨導管提升逐步上拔護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