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桕苗:待苗---5~8cm時,開始次間苗,按10~15cm間距留苗,去劣留優。當苗---20cm左右時,結合除草進行第二次間苗,使苗的株行距約為20cm x30cm,每畝保留大苗壯苗7000株。適度密植有利于干形培養和高生長。
追肥及鋤草:第二次間苗結束后,即可對苗木追肥,4~7月間利用雨前或雨中追施4次尿素,分別為5kg/667m2、7.5kg/667m2、10kg/667m2、15kg/667m2。適時鋤草,本著除草要“除小、除了”的原則,保持苗床無草、土疏松、溝瀝水。
修剪及病蟲害---:修剪主要是抹芽和摘除新梢。自主干開始出現分枝時起,就采取抹去開始抽梢的腋芽或摘除已抽出的側枝新梢,一個生長周期需修剪2~3次,目的是抑制側枝產生和生長,促進主干新梢的頂端生長優勢,促進高生長。烏桕是鄉土樹種,病蟲害較少,主要是早期的地老虎和后期的刺蛾類會造成一定危害,采用清早人工消滅地老虎;發生刺蛾類為害時,烏桕盆景,可用800倍40%的乳劑或800倍80%乳油進行葉面噴灑,。
叢生烏桕繁殖關鍵有栽種繁育、扦插,和嫁接法預苗等方式。
栽種繁育的優點是繁育量---,且能短時間培養數百萬株幼苗。選用栽種繁育時需從健碩母株上開展采種。采種時間宜選在深褐色果核當然裂開、外白色---子時就可以采摘,一般在10~十一月開展。采摘后的果子經脫粒、去雜、晾干后干藏。因烏桕---子表皮果蠟,吸濕出芽艱難,種前需開展脫油解決。方式:將---子放進器皿內,用50℃~60℃的開水加肥皂粉侵泡,邊倒河邊拌和,使其當然制冷后,再浸二十四小時。待---子表層蠟皮酸軟后,手洗---子表皮果蠟,隨后將種子清洗整潔。種前經對---子要開展消菌,能用0.5%的高溶液泡種2鐘頭。一般春天栽種務必催牙,烏桕用途,冬季栽種則無須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