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磨產物的粒度特性與棒磨碎礦石的情況有關。當棒打擊礦石時,首先是打著粗粒,而后才磨碎較小的礦粒,從而減少了過粉碎的危險。當棒沿襯板轉著上升之時,其間夾著粗粒,好像棒條篩,讓細粒從棒的縫間通過,這也有利于夾碎粗粒,和使粗粒集中在磨礦介質打擊的地方。因此,棒磨的產物較均勻,過粉碎較輕。
棒磨式制砂機出料粒度更為均勻、產量更高,采用可控進出料棒磨機技術,結合實際用戶的研磨物料配用合適的研磨體,一改傳統球磨機的面接觸為線 接觸,使華力牌制砂機的出料粒度更為均勻、產量更高,適用于不同硬度(莫氏硬度5.5~12)的礦石。
棒磨式制砂機優勢特點
棒磨機的錐形端蓋曲率較小,可使鋼棒能在磨機內規則運動;
排礦中空軸直徑較大,便于檢修,同時可降低礦漿液面,迅速排礦;
常規情況棒磨機的給礦粒度范圍是20~30mm,產品粒度一般能達到0~3mm;棒磨機磨礦以鋼棒全長來磨碎物料,作用力均勻、產品粒度均勻,大型棒磨式制砂機,過粉碎現象少。
棒磨機的磨礦介質為鋼棒,一般認為棒磨機鋼棒的長度不應超過7米,時產100噸棒磨式制砂機,因為過長的鋼棒很易造成纏繞,內蒙古棒磨式制砂機,因此,現在所用的棒磨機鋼棒,長度沒有太長的,磨棒直徑為75~150毫米。
棒磨機按排料方式分類一般有溢流型、周邊排料型、中部周邊排料型三種。磨內裝入直徑為50-100mm的鋼棒作研磨介質。棒磨機筒體長度與直徑之比一般為1.5-2.當要求產品粒度80%小于2.0%至0.5毫米時,一般采用棒磨機,棒磨機的產品粒度,一般 不超過4.7毫米,不小于0.4毫米,棒磨機的給礦粒度為80%小于20毫米至4毫米,給礦粒度 也可達50毫米。
棒磨機的破碎比為15:1至20:1,時產10-60噸棒磨式制砂機,國外大部分選廠的常規碎磨流程是由破碎機、棒磨機、球磨機組成,我國選礦廠采用棒磨機的不多,球磨機的給礦粒度偏高,造成能耗、磨礦介質消耗、襯板消耗等偏大。棒磨機由于磨棒處于線接觸,所以大的物料首先受到磨碎,具有選擇性磨碎作用因此產品粒度范圍較窄,產品粒度均勻,過粉碎現象較少,磨礦效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