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印機操作技術員必須掌握水墨平衡的技巧。在印每一活件預調墨時,印刷加工廠家,應先將水量減少,在印過版紙,在印刷速度逐漸提高時,由于潤版液中的酒精揮發較快,叼口處極易產生浮臟,印-長應該勤抽查印品,觀察叼口處紙張的中間位置和兩側,如果出現浮臟,那么加大水量,直至浮臟消失。在加大水量的同時,也要加大墨量,直至水墨平衡,這是因為如果只加大水量,不加墨量,墨色會被沖淡,導致印品顏色減淡,前后墨色不能保持一致。
絲印機操作技術員應該學會觀察信號條。在印刷過程中,絲印機操作技術員必須時刻注意信號條的變化情況,---信號條上的實地密度在標準范圍內,灰平衡不偏色,印刷,80%的網點不糊死,此時的印品才是合格樣張。
如果一個包裝盒是紅色的,而你的客戶正好對紅色比較敏感,他就會很容易挑出你發現不了的問題。另外一個差異是個人色彩傾向的差異,比如說一個白色或灰色的耳機,有些客戶可能喜歡它稍微偏藍一點點,邢臺印刷,但另外一些客戶可能會喜歡它稍微偏紅一點點,實際上人眼也很難找到一個白或灰,因為視覺有白點適應的特性,印刷廠家,會根據背景色或光源自動調整適應。
有光源才有顏色,光源對顏色的影響比我們---的。我們共同的光源是太陽,太陽從早到晚的顏色是不一樣的,的說法叫做色溫不同。比如說早晚的顏色會偏黃偏紅,說法是色溫比較低,中午左右的陽光基本不偏色,色溫大概在5000k-6500k之間。
印-估的光源的標準是d50,就是模擬這個時候的自然光,在數據上有明確的光譜曲線值,iso規定的色彩標準所采用的測量儀器的光源也是d50,對應的色溫是5000k(當然5000k光源不一定是d50)。
那么其實解決色差從大的方面來說,就可以從這三個要素來著手。
顏色是一種對光的視覺感知現象,評價顏色的主體是主觀的人。我們始終需要牢記,人跟人之間是有差異的,既有視覺感知的差異,又有主觀的色彩傾向差異。
從視覺差異上來講,比較的例子是,比如紅綠,藍黃甚至是全。據-,有2.2億的---,男性的比例---8%,中國為5%,也就是說20個男人中可能有一個是,這個數字或許會---我們的---。其實顏色作為一種感覺,如果大多數人都是紅綠,那么眼睛正常的人反而會被認為是不正常的。現實中每個人對不同顏色的敏感度和分辨度是不一樣的,如果做過孟賽爾顏色測試的人就比較清楚了,比如普遍---來講,大家對紅色系的顏色不是很敏感,但是不排除有些人對紅色的分辨能力會比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