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木炭炭化理論:木材的炭化過程實際就是木材的熱解過程,根據木材熱分解過程中溫度的變化和生成產物的情況等特征。機制木炭在生產的時候,熱值約27.21~33.49兆焦/千克,此外還有氫、氧、氮以及一些少量的其他元素,其含量與樹種的關系不大,主要取決于炭化的終溫度。機制木炭只有在炭化爐在低氧燃燒下炭化殘留物可稱作木炭,木炭生產,炭化和自發分解過程才算結束。除非能夠提供更多的外部熱量,否則,該過程就會停止,這時溫度達到其較大值800℃。
機制木炭采用進的爐型和制造技術,利用本地豐富的杉木屑、松木屑、竹木屑為原料,按照嚴格的配比在600~1000℃的高溫下悶燒并自然冷卻而成。外觀有四角形、六角形等形狀,長度在3cm~40cm之間任意切定。一方面就是要在---機制木炭品質的條件下,做木炭,盡量地縮短炭化溫度,通常低溫炭炭化溫度維持在450-500度,中溫炭炭化溫度維持在600-700度,高溫炭炭化溫度維持在800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