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漿料用途時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灌漿施工前應準備攪拌機具、灌漿設備、模板及養護物品。
2、二次灌漿時,模板與設備底座四周的水平距離宜控制在100mm左右;模 板頂部標高應不低于設備底座上表面50mm。
3、混凝土結構改造加固時,模板支護應留有足夠的灌漿孔及排氣孔,灌漿孔徑不小于50mm,間距不超過1000mm。
4、水泥基灌漿材料拌和時,應按照產品要求的用水量加水。宜采用機械拌和。拌和時宜先加入2/3的水拌和約3min,然后加入剩余水量 拌和直至均勻,拌和地點宜靠近灌漿地點。
5、地腳螺栓錨固灌漿: ⑴地腳螺栓成孔時,螺栓孔壁粗糙,應將孔內清理干凈,不得有浮灰、油污等雜質,灌漿前用水浸泡8~12h,湖北灌漿料,清除孔內積炎。 ⑵灌漿前應清除地腳螺栓表面的油污和鐵銹。 ⑶將拌和好的水泥基灌漿材料灌入螺栓孔內時,可根據需要調整螺栓的位置。灌漿過程中嚴禁振搗,可適當插搗,灌漿結束后不得再次調整螺栓。
高強無收縮灌漿料是否可以單獨添加水泥
現在很多工程都會用到高強無收縮灌漿料、混凝土、水泥等加固材料,這些材料雖然同為加固類材料,但三者之間的材料材質各不相同,達到的效果也不同。所以在施工中切勿混合使用,以免造成危害。例如高強無收縮灌漿料是以特種水泥作為結合劑,高強度材料為骨料,輔以高流態,微膨脹,防離析等物質配制而成。若施工中添加水泥來---高強無收縮灌漿料用量,會導致原來高強無收縮灌漿料中的骨料使用不均勻,從而達不到原來的效果。混凝土材質與水泥材質也一樣,不同的材質混合在一起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灌漿料廠家,反而會產生的影響,因為他們都是成品的材料,其中的配合比都是按照比例提前配制而成,切莫---材料中的平衡。
降雨對混凝土灌漿料澆筑產生的影響
1、混凝土灌漿料配合比發生紊亂。降雨,常使露天堆放的骨料含水量大增,---是砂子,變化多。計量稱重下料時,若仍沿用原混凝土灌漿料配合比,可能出現砂率變小、水灰比增大現場,且波動不穩,以致產生混凝土灌漿料強度值偏低和數值離散。
2、混凝土灌漿料表面水泥漿流失。雨中澆筑混凝土灌漿料,由于雨水流入,使水泥漿隨雨水流失,骨料,產生混凝土灌漿料離析,且振搗后的混凝土灌漿料迎雨面的水泥漿被沖刷流失,前者可能引起孔洞,后者可能出現麻面。
3、滯留雨水未排盡,混凝土灌漿料產生孔洞、露筋。混凝土灌漿料澆筑現場如果排水不暢,一些低洼處的模板可能積水,導致混凝土灌漿料產生孔洞、露筋等,例如底層電梯基坑、集水井、筒剪力墻根部等。
4、雨中操作困難。降雨過程中,露天作業的工人雨水淋身,視線不清,灌漿料采購,腳底滑溜,容易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平時的要求難以執行,混凝土灌漿料不密實,影響混凝土灌漿料強度。抗滲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