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法桐苗圃的自然條件
1地形、地勢法桐苗圃應盡量選擇背風向陽、排水---、地勢較高、地形平坦的開闊地帶。坡度一般以1°~3°為宜,坡度過大,易造成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不便于機械化作業;坡度過小,不利于排除雨水,容易造成漬害。具體坡度因地區、土質不同而異,一般在南方多雨地區坡度可適當增加到3°~5°,以便于排水;而北方少雨地區,坡度則可小一些;在較黏重的土壤上,適當大些;在沙性土壤上,坡度宜小些。在坡度較大的山地育苗,應修筑梯田。尤其注意,積水洼地、重度鹽堿地、峽谷風口等地,不宜選作苗圃地。
2土壤條件土壤條件是苗圃選址重點考慮的因素,土壤的結構和質地對土壤水分、養分和空氣狀況的影響很大,通常團粒結構好的土壤,通氣性和透水性---,溫度條件適中,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和有機質的分解。多數苗木適應生長在含有一定沙質的壤土或輕壤土中,黏重土壤改造后也可以應用,砂性土壤雖然也可以改良,但常綠樹出圃時,很難掘帶土坨,應慎重考慮。
鹽堿澇洼地雖有排水設施,但鹽漬化容易造成對多種法桐苗木的傷害,應盡量避免。重鹽堿地及過分酸性土壤,也不宜選作苗圃。一般樹種以中性、微酸或微堿性土壤為好,一般針葉樹種為ph5.0~6.5,闊葉樹種為ph6.0~8.0。
法國梧桐移栽一般要求提前1至2年對樹根四周開挖截根,促發細根,以利其成活。
一,
移栽前的準備
移栽時間
法國梧桐大樹移栽在春季4月初萌芽前的晴好天氣進行好。因此時地溫逐漸升高,受損的根系能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恢復,還可生出新根。
挖樹坑:移栽---周應將新栽地的樹坑挖好,預挖的樹坑直徑要比移栽樹土球的直徑大40-50厘米,高要大于土球高度15厘米左右。挖出的土要將表土和中底部土分開放置,如能將土攤開進行晾曬則---還應將土中的磚頭、瓦塊等雜質清理干凈。
被移栽大樹的修剪:移栽會使植株根系受到損傷,吸收水分的能力被削弱,故減少樹體水分蒸騰,是提高法國梧桐大樹移栽成活率的關鍵之一。因法桐萌蘗力強,耐修剪,故應對移栽的大樹進行強剪,一是要對大枝進行適當短截,二是要對被短截大樹剩余的小枝進行疏剪。修剪后及時對大枝剪口進行處理,常采用的方法是涂白漆、石蠟或用塑料布綁扎。
對需移栽樹進行:要在移栽前3-4天進行,本著澆足澆透的原則,使其根系吸收到足夠的水分。水澆透后,挖掘也易成球,不會因土壤過干而散開。
挖掘、吊裝和種植
挖土球:土球直徑一般為樹干直徑的6-8倍,高度為直徑的65-80%,如條件允許挖大些---。開挖時要先去除樹干基部表土,再按確定的直徑挖掘。土球要挖成倒圓錐形即上大下小,初步成形后進行削圓處理,使其表面盡量光滑一些,以利包扎。對需斷除的大根一定要用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