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互感器電表價格,河南地區首先提出了按峰、谷時間分段計量電能,以經濟手段促進合理、均衡、科學用電的建議,繼而開始進行了試點,通過實踐,互感器電表,初步摸索了一些有參考價值的經驗。隨后,山西省利用簡易設備先后在一部分用電單位進行了聯合試點。
1982~1985年,許多省市和地區也相繼實行了電能分時計量及與此相適應的新的收費制度,并取得了非常大的-。一些大的電網局也把它作為技術改進的重要內容和開展科學用電的重要措施之一。至此,我國己跨進了用多種電價作為輔助管理手段和控制用電負荷的行列。
電壓合格率及檢測:利用模塊的電壓監測功能完成用戶點電壓監測
多點管理:主站配置有modem,可在用電管理部門、生產廠家、上級主管單位等處設置modem,進行多點在線管理,作為信息管理的子系統
對于手拉手供電用戶,互感器電表公司,可分別計量不同電源的供電量
家庭延伸服務:水表、煤氣表的自動管理,遙控空調等設備
市政延伸服務:路燈、消防的自動管理
油田延伸服務:油田蝌蚪機自動控制和管理
配網自動化通訊平臺:開關、電容器等設備的自動管理
1、將電表上顯示的數值正確識別出來,并將該數值正確傳送回去。
2、中控室直接抄讀現場用戶電表讀數,可進行批量或個別選擇抄讀,互感器電表生產廠家,自動保存抄讀的歷史數據。
3、對抄收到的電表數據進行統計、計費、雙地址儲存,并形成詳細的用電檔案。
4、可進行現場或遠程用電校對。
5、快速進行用電戶用電量查詢。
6、分時段抄表,實現分時計費,能解決按電網負載的峰谷時段采用的峰谷電價的方式。
居民用戶表管理:自動抄收用戶電度量、欠費自動斷電、電壓合格率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