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植時間過早
秋冬植樹一般在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進行,但由于不能活學活用,一些人不管當年氣候情況,教條化地在10月下旬即開始栽植。如天氣正常,樹木大量落葉還能---成活率,如天氣偏暖,樹木沒落葉或沒大量落葉,則成活率較低。正確的栽植時間應以樹木大量落葉至土壤封凍前進行,具體時間應視當年的氣候情況和樹木落葉情況來掌握,這樣才能有效---樹木的成活率。
栽植---不適宜
由于樹木栽植后即進入冬季,故秋冬栽植一般都要比春季栽植深些,適當深栽的目的是---根系遭受凍害。一些人在栽植過程中,生怕樹根被凍死,栽植過深,導致翌年樹木放生悶芽,甚至。秋季正確的栽植---應該為,埋土高于原土痕5厘米左右,栽植時也可與原土痕保持一致,然后在樹堆土進行保溫,翌年早春結合澆返青水,再將土堆扒開。
苗木挖大穴,原方位定植。按照計劃要求定好點,對號入座。樹坑直徑應比土球大30厘米至40厘米,---比土球高度大20厘米至30厘米;如果定植坑的土壤條件不好,還應加大坑徑,并換用肥沃沙壤土,同時每施入充分腐熟的基肥25千克進行土壤消毒處理。隨后輕放打開包扎草繩,再次修剪然后填土、夯實、支撐、固定。栽植---應與原土痕相平或略深3厘米至5厘米即可。
在24小時內灌定根水,用400倍abt加500倍d茶。 次水量不要過大,起到壓實土壤的作用;2至3天后澆第二次水,水量要足,但不可過量,嚴防影響土壤透氣性,抑制根系呼吸。10天內2至3次后,樹冠下覆薄膜3米至6米保濕提溫。覆膜前挖30厘米以下取土捏土球,扔下散開應繼續澆水,有裂紋則可在30至50天后澆水。
不同苗木修剪順序不一樣
1、一般落葉喬木樹種
(1)、修剪應遵循先疏枝,后短截。
(2)、先剪大枝,在剪中等枝,后剪小枝的順序依次進行。這樣既能解決樹體通風透光問題,又可避免骨干枝上出現枝條過稀的禿裸現象。
(3)、先疏病枯枝,在疏無用枝,以免出現偏冠,內膛空禿現象等。
(4)、先剪內膛枝,后剪---枝,可避免---枝過稀,觀賞效果欠佳等。
2、果樹類
(1)、應按照先拉,在疏,后截枝的順序進行修剪,通過拉枝改變枝條伸展的角度填補空缺方向,避免因先將密枝疏掉,缺枝處因找不到能利用的枝,而造成內膛枝條出現空缺。
(2)、修剪時,由外向內,先剪大枝,在剪中等枝,后剪小枝的順序進行修剪。以達到大枝稀,小枝密,既解決了冠內通透問題,又---了一定的結實量。
(3)、先上后下,以利于盛果樹形成上小下大、上稀下密的樹體結構。避免人員下樹,修剪掉落的殘枝對下層枝芽的損傷,導致下部枝條缺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