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要了解顆粒飼料生產線的工藝流程并了解工藝流程中每一個具體設備的功能;
2、調試前應逐一檢查某個具體設備的運轉情況,并了解與所用制粒機模孔相匹配的粉碎機的粉碎粒度,原料粒度要細,但不宜過細,粗、中、細適,建議理想的粒度分布如下:
a、3.35mm以上的粒度≤1%;
b、2.0mm以上的粒度≤5%;
c、1.0mm以上的粒度約20%***>;;
d、0.5mm以上的粒度約30%左右;
e、0.25mm以下的粒度不得低于20%;
f、0.25mm以上的粒度約24%左右;
3、調試前要先洗倉,清除安裝時留下的石塊及焊渣等雜物;
4、調試前要檢查所用的蒸汽管道系統是否具有-的減壓功能及疏水功能,以-制粒時所需的干燥飽和的調質蒸汽,并能-減壓閥后始終有0.058-0.4mpa的蒸汽;
5、 開動制粒機前應調節壓輥與環模之間距離,一般為轉動環模時壓輥似轉非轉(即壓輥與環模間距為0.1~0.4mm),千萬不能使環模與壓輥間距調得過小,導致直接摩擦,這樣不但會加快環模與壓輥的摩損,而且會降低生產時的單位產量;
	6、開動制粒設備時不應使喂料量瞬間到達,應一邊加入少許物料,一邊加入少許蒸汽大約5-10分鐘時才使喂料量達到理想值(即正常生產時電機電流值為額定電流值的85~95%)。
	
	
一、產量過低
故障原因
1、平模初次使用模孔光潔度差;
2、物料含水率過高或過低;
3、壓輥與平模間隙過大;
4、壓輥或平模磨損-;
5、三角帶打滑或老化。
排除方法
1、用含油料研磨潤滑,工作一段時間產量即提高;
2、調節物料含水率;
3、調整壓緊螺栓;
4、張緊或更換三角帶。
二、顆粒中含粉過多
故障原因
1、含水率低;
2、平模過度磨損、厚度過小。
排除方法
1、提高含水率;
2、更換新平模。
		
	
	
1、主減速機在使用前,齒輪箱內應按油標位置加入中負荷工業齒輪油 l-ckc320根據環境溫度參考下表,主減速機齒輪、主軸承室及軸承潤滑采用油泵供油自動潤滑,運行約 300 小時后必須換油;初次換油后,每運行 2000-3000 小時更換一次潤滑油。
環境溫度℃iso 粘度型號-40~-10vg220ckc220 合成油-10~+10vg220ckc220 礦物油+10~+30vg320ckc220 礦物油+30~+50vg460ckc220 礦物油
2、撥料減速機按標牌標示注油,一般使用 46#機械油或使用特種潤滑━2#、二-鉬━2#或 zl━2 鋰基潤滑脂等油脂,加注潤滑油時,油位高度應在油標或示油器的居中位置,加注潤滑脂時應為減速機內腔容積 1/3~1/2 油脂不宜加得過多,以避免發生攪拌熱; 1 潤滑油更換周期:初次運轉 300 小時后須進行次更換潤滑油,更換時,應去除殘存污油。初次換油后,每天連續工作 10 小時以上的減速機,應每隔 3 個月更換一次潤滑油;每天工作不超過 10 小時的減速機,應每隔 6 個月更換一次潤滑油;2 油脂更換周期:每隔 6 個月更換一次只能是手動潤滑。
	3、電機軸承潤滑視轉速而定,2 極選 hths 長城潤滑脂,4、6、8 極選 hp-r 長城潤滑脂,每 3—6 個月檢查或補償潤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