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山頂又稱九脊頂,除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外,還有四條戧脊。正脊的前后兩坡是整坡,左右兩坡是半坡。歇山頂主要分為單檐和重檐兩種,重檐歇山頂的第二檐與廡殿頂的第二檐基本相同。在等級上僅次于重檐廡殿頂。目前的古建筑中如、太和門、保和殿、乾清宮等均為此種形式。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用歇山式頂單檐。
涼亭是民間文化的櫥窗。自古以來,入亭小坐的過客,有欣賞別人作品的,也有留下杰作的。他們往往把涼亭當作發揮雅興的地方,在穿枋上,柱子上寫滿情歌、對聯、打油詩。我曾想過,如果有時間將全部的涼亭山歌、詩句收集成冊,那是十分豐富的。在這里你可飽覽一番各種情調的山歌,對著大山喊唱一番,傾聽大山的回音,真是心曠神怡。
這些涼亭沒有用一塊磚,不蓋一片瓦,三面用石頭砌墻,上面用石板蓋頂,是青一色的石涼亭。從前,山里沒有公路,人們一出村就得翻山越嶺,平坦的大路也是羊腸小道。因此,古人們做涼亭十分講究地理交通位置。自古以來,山區就有十里一亭之說,養牛畜牧場樹脂瓦屋面瓦,意思是說做涼亭要在十里之內,要做到每十里路途之內就要做一個涼亭,因為人們走了十里路后感到累了想休息,涼亭就是人們休息的地方。因此,在威坪自古以來就有十里亭、五里景的俗語。古代人做涼亭除了供人們歇息之外,還考慮出行人口渴飲水。他們選擇離泉水不遠的地方做涼亭,以解決出行人口渴飲水問題,使人們在出行時做到歇息、飲水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