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工件加熱后的冷卻時間必須很短,一避免在固熔處理前工件局部或整
體溫度下降。
工件從出爐到進入固熔處理槽的間隔時間要嚴格控制,
-時間過
長將導致工件溫度下降,
發生部分固熔體分解,
析出粗大疏松相,
產生組織偏析,
從而降低時效強化效果。
[6]
固溶熱處理加熱時間首先與合金性質、原始狀態有關。因各種鋁合金的成分
相似所以對此不需特殊考慮
,
那么重點考慮的就是原始組織狀態。
當強化相比較
細時
,
因固溶較快
,
加熱時間可縮短。例如冷軋狀態的板材所需加熱時間較熱軋狀態的短
,
重復淬火則更短
,
而一般退火狀態因強化相較粗
,
保溫時間應較長。
另外
,熱處理加工,
加熱時間和加熱介質、零件尺寸、量等因素也有直接關系。
冷處理
操作方法:將淬火后的鋼件,滲碳熱處理加工,在低溫介質如干冰、液氮中冷卻到-60~-80度或-,溫度均勻一致后取出均溫到室溫。
目的:1.使淬火鋼件內的殘余奧氏體全部或大部轉換為馬氏體,從而提高鋼件的硬度、強度、耐磨性和疲勞-;2. 穩定鋼的組織 ,以穩定鋼件的形狀和尺寸。
應用要點:1.鋼件淬火后應立即進行冷處理,然后再經低溫回火,以消除低溫冷卻時的內應力;2.冷處理主要適用于合金鋼制的緊密刀具、量具和緊密零件。
只有在修正實驗參數,氮化熱處理加工,以及在正確操作
和理想環境下,才能得到有參考價值的實驗數據。本次實驗數據存在技術偏差,
不能客觀反應
2024
鋁合金的性能規范。需要在多次大量的實驗操作后重新評估
2024
鋁合金中固熔溫度對其組織性能的影響。但是也不排除本次試驗數據的現
實意義,
有可能該數據對糾正前人錯誤觀點有所幫助,
但是不能僅僅憑借一次實
驗草率做出判斷,需要以后更多的實驗來分析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