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香,黃山地區茶樹良種之一,主要分布于歙縣大谷運鄉雙河口村,資源面積173畝。植株灌木型,滴水香茶葉散裝價,分枝較密。葉片多為水平著生,長橢圓形。滴水香香氣芳馥,味若幽蘭,飄香流云,且有變化,生葉和剛制好的干茶散發蘭花香,沖泡后轉換成板栗芳香。滴水香是一個-聽的名字。準確的概括的茶葉的外形和香氣。如水滴狀,香氣清高。與普通的毛峰相比,口味的濃郁,醇厚,耐泡。
茶葉中的葉綠素、醛類、酯類、-c等易與空氣中的氧結合,氧化后的綠茶茶葉會使綠茶茶葉湯色變紅、變深,使營養價值大-低。滴水香耐沖多鹵,其他地方的茶葉大多三鹵,而滴水香連泡五六次還有余鹵。茶有助于抑制-茶多酚對人體脂肪代謝有著重要作用。人體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含量高,血管內壁脂肪沉積,血管-細胞后形成動脈粥樣化斑塊等-。
滴水香一芽三葉長9.3厘米,百芽重65.5克。發芽整齊,抗寒,抗旱能力強,病蟲害較少發生。適制烘青,炒青綠茶。滴水香滋味醇厚,入口微麻,而后甘飴,鮮滑爽口,回味無窮,當地人稱“媚人嘴”。茶葉是一種疏松多孔的親水物質,因此具有很強的吸濕還潮性。存放綠茶時,相對濕度在60%較為適宜,超過70%就會因吸潮而發生霉斑,進而酸化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