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混凝土面在水下不很深,未初凝時,可于導管底部設置防水塞(應使用混凝土),將導管插入混凝土內,導管內裝入混凝土后,稍提導管,利用原混凝土將底塞沖開,基礎樁金屬導管,然后繼續灌注。 若如前述混凝土面在水面以下不很深,但已初凝,導管不能重新插入混凝土時,可在原護筒內加設直徑稍小的鋼護筒,用重壓或錘擊方法壓入混凝土面適當---,然后將護筒內的水(泥漿)抽出,清除軟弱層,衡陽導管,再在護筒內灌注普通混凝土至樁頂。
水下混凝土導管法澆注施工方法
方法/步驟
1
插入導管,導管出口離孔底0.3—0.5m。
2
導管上口用漏斗承接混凝土。
3
漏斗上方用料箱接混凝土,集料箱下有活門,第1罐料的體積一般為1.5立方米。并在導管口語加一個用水泥袋色的混凝土塞。以上措施的目的在于---導管出口埋入混凝土下面0.5m以上。
4
持續不斷地由導管中下混凝土,同時每隔半小時測量一次混凝土面的---,灌注樁導管,計算導管的節數總長度。得出導管出口埋在混凝土下3—5m。淺管口容易脫離混凝土造成斷樁。埋的太深,壓力太大,新鮮混凝土下不去,老混凝土時間過長也容易初凝,結果也會造成斷樁。
灌注樁的導管的埋置---與首盤混凝土澆筑后的累計時間、樁孔直徑、混凝土的塌落度、孔底沉淀層厚度都有關。
一般地:塌落度22cm,樁孔直徑1.5~1.8米,灌注樁混凝土終凝時間大于10h,基礎導管廠,埋管---在2.5~5.5米左右;如果樁徑再大,埋管---2.2~4.2米zui好;但zui小埋管---不能小于2米;如果塌落度大于22正常是22,混凝土擴散半徑大點,埋管可以深點。
但一根灌注樁時間zui好不能超過10小時,否則首盤混凝土開始終凝,現灌的混凝土頂托不了,會形成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