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工程建設基本指標
一、通風換氣除濕。通風換氣是降濕的好辦法。通風必須在高溫時進行,日光溫室扣棚工程,否則會引起連棟溫室室內溫度下降。如果通風時溫度下降過快,要及時關閉通風口,防止溫度驟然下降使蔬菜遭受危害。
二、地膜覆蓋。采用地膜覆蓋可以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是降低室內空氣濕度的重要措施。
三、升溫降濕。采用這種方法既可滿足蔬菜對溫度的需要,又可降低空氣相對濕度。當植株長到具有抵抗力時,澆水閉棚升溫達30℃左右持續1小時,再通風排濕。3-4小時后棚溫低于25℃時可重復1次。
四、自然吸濕。可以利用稻草、麥秸、生石灰等材料鋪于行間,吸附水蒸汽或霧,達到降濕目的。
  采用吸濕性---的保溫幕材料。透濕和吸濕性---的保溫幕材料,如無紡布能夠阻止棚內表面結露,并可防止露水落到植株上,從而降低連棟溫室空氣濕度。
溫室工程徒長苗的原因以及---措施
蔬菜溫室大棚中為什么會出現徒長苗?
徒長苗就是植物幼苗不正常的過分生長,對其成長埋下---。該種徒長苗的現象一般發生在春季,因為春季的晴暖時間較多,棚內的氣溫逐漸升高,多功能日光溫室工程,如果不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防止,就會使棚內的氣溫一直保持在幼苗適宜的氣溫之上,加上氮肥的使用過量及春季的光照條件明顯不足,幼苗生長性能不均衡,葉片比較肥大,但根系比較少,苗莖等比較纖細、弱小,抗病蟲害和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弱。
徒長苗---措施: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進行---:一是合理控制棚內的溫度,將溫度降到適合幼苗生長的程度,并且使用補光燈等補光器材進行增光處理,---其光照條件和溫度條件都達到適宜的程度。二是適當地減緩其生長速度,蔬菜花卉日光溫室工程,如使用矮壯素等進行幼苗生長速度的控制,為其生長打好基礎,增強其抗病蟲害和災害的能力。
荷蘭溫室起源
荷蘭有關溫室的記載,始于公元1750年法國博物學家adanson的著作中,在威廉一世初期,miller用櫟木建造加溫溫室,在其中種植柑橘和鳳梨。1832 年,荷蘭各地利用木框溫床和溫室進行甜瓜、葡萄早熟和促成栽培,產品運往巴黎、倫敦出售。1903年,荷蘭建成棟玻璃溫室,用以生產蔬菜。1967年, 荷蘭國立工學研究所的germing,venlo型連棟玻璃溫室。由于該溫室結構 簡潔、堅固,日光溫室工程,透光量大,操作空間大,環境調控能力強,管理方便,造價相對合理,應用效果---。此后,幾經改進、完善、提高,并派生出變型的不同型號, 至今在全仍為連棟玻璃溫室的主流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