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紙造紙時,選用的質料籠統的分為進口廢紙和國內廢紙。進口廢紙包括許多,比方美廢、歐廢、澳廢、日廢。每個體系的廢紙又有不同的分類方法。美廢就是分成了1號至51號廢紙,比方美廢1號,它是一般廢雜紙,由不同的廢紙混合組成,不受包裝方法或纖維組成的約束,雜物不得-2%,不合格廢紙總量不得-10% 。每個或者是經濟體都有它的廢紙分類規范,目前來說美廢和歐廢分類是比較詳細的。國內廢紙的分類則比較紊亂,韶關印刷-紙,所以收購起來也比較費事,也不穩定。
此外,你問及什么廢紙造什么紙的問題。這個是沒有嚴厲約束的。一般來說,假如所要造的紙種越好,你就盡量用好點廢紙,或是參些木漿在表面。一般用廢紙造紙時,也是存在質料配比和漿料配比即長中短纖維配比的,不同層次的紙種,他們的配比一般也不一樣。
我國-紙價格也經歷過幾次大震蕩,表現-的年份是1988年、1995年、2004年和2008年。1995年,由于報紙擴版、人工成本增加等原因,印刷-紙價格,-紙價格由年初的4000元/噸,一路狂升到6500元/噸,zui高時市場價格達7500元/噸。
進口光面-紙,紙面光滑,拉力好,
用于印刷報刊雜志、學生試卷、通知單等:印刷效果好。
用于光電玻璃產品隔層包裝:紙面光滑,不劃傷玻璃、不掉塵,能對玻璃產品起到-的保護作用
用于箱包鞋子填充:紙張彈性好、支撐性強、不掉塵,經濟實用
用于五金電子電鍍產品包裝:紙面光滑無塵,經濟實用
從2006年底,4500元/噸的市場價格分析來看,2006年8月上旬的市場價格,已接近-紙廠的利潤底線,對供應距離短或技術-、管理水平高的廠家雖然還有微利,但估計并不是平衡點,可能難以-。
從目前的市場形勢來看,-紙價格下跌不但沒有止步,印刷-紙廠家,反而仍不見底。盡管市場供大于求,價格一路下跌,紙業卻仍投資活躍,產能還在繼續擴張,48克印刷-紙,這說明了兩個可能的原因:一是受投資、產能擴張的慣性所致;二是紙業為了儲備力量,以爭取的市場份額,獲取規模經濟效益。正是由于這種市場形勢的客觀存在,才導致了如今買方市場的形成。
-紙是報紙生產的主要原料,去除采編費用,-紙成本在報紙生產總成本中約占60%~70%。因此對各個-來講,準確預測-紙市場形勢是成本控制中非常重要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