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進口機床金額達106億歐元,占全球進口額的28.6%,是全球大的進口市場。自十年前相比,中國進口依存度已經下降了15個百分點,目前穩定在45%的水平。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的產業政策要求加大國產機床的運用,對進口-投資品實行優惠關稅,提高自有技術能力;二是國外機床企業在當地新建和擴建的工廠大幅增加。
2012年德國機床產值基本就達到2008年水平,廢舊塑料液壓剪切機 ,但消費仍比2008年低25%以上。中國在經歷2年快速增長后產值和消費額明顯減少。
20世紀60年代中國在高精密機床的發展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一直在品牌廠,塑料塊龍門剪切機,一些-和技術工人出現了一段時間,但現在這些企業的敗退。整個行業的高精密機床,塑料薄膜卷液壓剪切機,精密機床的發展,雖然不能說是-人,但它已經-缺乏后勁。就整體而言,與美國,德國,剪切機,日本等的差距正在逐漸拉大。在復雜的機床,這將是一個非常致命的事件未來的發展。
那時國產聯合沖剪機業在國內的市場據有率約為70%,而數控聯合沖剪機的市場據有率僅為43%左右,對外依存度相當高;而數控聯合沖剪機,特殊是高、精、尖數控聯合沖剪機的市場據有率不到10%,給中國高速精細數控聯合沖剪機留下了很大的睜開空間。在中國經濟步入調整時期,根底設備樹立方面的擴張將帶動鐵路、風電、電力設備等方面的需求,直接拉動了相關聯合沖剪機行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