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標準工況下,冷凝器出水壓降調定為0.75kgf/cm2左右。壓降調定方法同樣是采取調節冷卻水泵出口閥門開度和冷凝器進出水管閥開度。
為了降低冷水機組的功率消耗,應當盡可能降低冷凝器溫度。其可取措施有兩個方面:一是降低冷凝器的回水溫度,二是加大冷卻水量。
對于離心式冷水機組,冷凝壓力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喘振。離心式冷水機組遇到此種情況時,循環冷水機規格,應注意冷凝壓力與蒸發壓力之差不可太小,注塑冷水機廠家,應滿足防止發生喘振的要求,否則要發生喘振。在氣溫較低的秋季,運行往復式冷水機組比較有利,因為這時冷凝壓力較低,功率消耗-低。
5、壓縮機的吸氣溫度
壓縮機的吸氣溫度,是指壓縮機吸氣腔中制冷劑氣體的溫度;對于離心式壓縮機,應為吸氣導葉上的制冷劑氣體溫度。吸氣溫度的高低,不但影響著排氣溫度的高低,而且對壓縮機的容積制冷量有重要影響。壓縮機吸氣溫度高時,排氣溫度也高,制冷劑被吸入時的比容大,此時壓縮機的單位容積制冷量小,這是我們所不希望的。相反壓縮機吸氣溫度低時,其單位容積制冷量大。
但是,壓縮機吸氣溫度低,可能造成制冷劑液體被除數壓縮機吸入,使往復式壓縮機發生“液擊”。而對于離心式壓縮機來說,由于過低的吸氣溫度使壓縮機的吸入壓力過低,可能會產生喘振。所以,要規定壓縮機的吸氣過-。
6、壓縮機排氣溫度
排氣溫度要較冷凝溫度高的多,排氣溫度的直接影響因素是壓縮機的吸氣溫度,兩者是正比關系。如果往復式壓縮機吸、排氣閥片不嚴密或破碎引起泄漏內泄漏時,排氣溫度會明顯上升。在離心式制冷機組中如果制冷系統混入空氣,則吸氣溫度和排氣溫度都會升高。
冷卻水的壓力與溫度:
冷水機組在名義工況下運行,其冷凝器進水溫度為32℃,出水溫度為37℃,溫差5℃。
調節冷卻水泵出口閥門開度和冷凝器進、出水管閥門開度的方法原則:
一、冷凝器的出水應有足夠的壓力來克服冷卻水管路中的阻力;
二、冷水機組在設計負荷下運行時,進、出冷凝器的冷卻水溫差為5℃。同樣應該注意的是,隨意過量開大冷卻水閥門,增大冷卻水量借以降低冷凝壓力,試圖降低能耗的作法,只能事與愿違,適得其反。
降低冷凝溫度措施:
降低冷凝器的進水溫度上是加大冷卻水量。但是,過分加大冷卻水流量,往往會引起冷卻水泵功率消耗急劇上升,也得不到理想的結果。
十、壓縮機的吸氣溫度:
吸氣溫度是指壓縮機吸氣腔中制冷劑氣體的溫度,煙臺冷水機,吸氣溫度的高低,不僅影響排氣溫度的高低,離心式冷水機保養,而且對壓縮機的容積制冷量有重要影響。壓縮機吸氣溫度高時,排氣溫度也高,制冷劑被吸人時的比容大,此時壓縮機的單位容積制冷量小。相反,壓縮機吸氣溫度低時,其單位容積制冷量則大。但是,壓縮機吸氣溫度過低,可能造成制冷劑液體被壓縮機吸入,應避免壓縮機發生“液擊”。
如果系統中的水分未排除干凈,當制冷劑通過熱力膨脹閥時,因壓力及溫度的下降有時水分會凝固成冰,使通道阻塞,影響制冷裝置的正常運作。
膨脹閥:在在冷水機制冷系統中既是流量的調節閥,又是制冷設備中的節流閥,它的感溫包是包扎在蒸發器的出口處。
主要作用是使高壓常溫的制冷劑液體在流經熱力膨脹閥時節流,變為低溫低壓制冷劑濕蒸氣,進入蒸發器。
蒸發器:蒸發器是依靠制冷劑液體的蒸發來吸收被冷卻介質熱量的換熱設備。
蒸發器中的液態制冷劑吸收冷凍進水中的熱量并開始蒸發,終制冷劑與水之間形成一定的溫度差,液態制冷劑完全蒸發變為氣態后被壓縮機吸入并壓縮壓力和溫度增加
壓縮機:將高溫低壓的氣態制冷劑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態制冷劑。
循環水箱:儲存冷凍循環水,其中有浮球開關和溫度探測器用來檢測水位和水溫。
冷凍水泵:將冷凍水輸送至需要冷卻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