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從見到一款新型調味品到完全接受它,需要一個品嘗的環節,目前調味品的包裝不能滿足人們的品嘗要求,因為這些調味品大多包裝量較大,買一瓶品嘗,四川辣椒粉,味道不合口味時就帶來了麻煩,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因此就失去了對其他新型調味品的購買欲。例如麻辣醬,其玻璃瓶的包裝大多在200克以上,價格在5元以上,如果買回以后品嘗不理想,那么這瓶麻辣醬就只好棄置,本人就有幾瓶類似的調味品被棄置在冰箱中。商家要是能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設計調味品的包裝,考慮到初次品嘗的需要,辣椒粉經銷,那么就會在調味品的包裝方面推陳出新,填補“頓包裝”調味品市場的空白。
目前,在香辛料調味品產業生產技術的關鍵在于如何將生產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比如胡椒粉采用-溫萃取技術零下180℃可以使加工成本降低50%,這個提法是否準確?我是有兩方面考慮,一是這種技術是否可行。二是成本計算的準確性為何?是否包含了新設備的投入。近據香港的明報-,經過英國科學家研究并經瑞典羅氏公司-試驗證實:中國的八角具有防ai及抗擊禽流1感的作用,因其含有克流1感成分,辣椒粉代理,可以用于治1療近在范圍內發生的h5n1型禽流1感-感1染。這個信息非常重要,有關科技單位應作進一步的專項。如果我香辛料調味品生產企業掌握了相關技術并開發出系列產品,可以用于雞肉的各種烹飪過程。其產品的市場需求量是非常-的。該事件充分反映了技術如何與市場相結合這一問題。目前我國已經有一些調味品企業一手搞科學研究,一手搞產品開發且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如安記公司利用復合調味品加工的保鮮技術開發出了適合于各種菜肴及湯料使用的益鮮素;適合于燉制排骨的復合調味料排骨王在餐飲業市場上占用很大銷量,這都是以技術進步促進調味品工業化、規模化生產與市場發展的例子。
我國將完善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家標準
中國調味品協會根據衛辦-函[2010]607號文件,接受衛1生部的委托,辣椒粉制造,與中國-預-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及有關地方-共同承擔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家標準工作,分別為《醬油衛生標準》、《醬衛生標準》、《食醋衛生標準》、《水產調味品衛生標準》、《發酵性豆制品衛生標準》和建立香辛料名單。
衛1生1部工作進度安排,2010年9月份,制定完善標準清理工作方案;2010年10月份啟動食品安全標準清理工作;2010年年底,將完成部分食品產品安全標準-起草工作。2011年3月底前,完成部分食品產品安全標準-征求意見和對外通報。
中國調味品協會將與中國-預-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及有關地方-,按照衛1生部的工作進度安排進度,以6項食品安全標準為基礎,逐步開展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家標準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