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苗在生長周期中,從春初的雄花分化起至開花坐果這段時期,需氮多,鉀次之,磷較少;開花后至果實膨大期需磷多,氮鉀次之;果實膨大期至采收,需鉀多,氮次之,山西梨苗,磷較少。除需氮、磷、鉀三大元素外,梨苗還需配合適量的鈣、鎂及錳、鋅、硼等微量元素,供給不足,皇冠梨苗,就會發生葉片生長-、空苞率-。
中等肥力水平下梨苗年生育周期畝施肥量為有機肥3000-3500千克或商品有機肥400-450千克,氮肥14-16千克、磷肥6-7千克、鉀肥7-9千克。有機肥做基肥,氮、鉀分基肥和二次追施,磷肥全部基施,化肥和農家肥(或商品有機肥)混合施用。
梨苗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適量化肥。畝施農家肥3000-3500千克或商品有機肥400-450千克,尿素5-6千克、磷酸二銨13-15千克、硫-4-5千克。追肥:發芽期追肥:畝施尿素11-13千克、硫-6-8千克。果實膨大期追肥:畝施尿素9-10千克、硫-4-5千克。根外追肥:在生長期的5~7月,0.05%-錳和0.05%-鎂混噴以補充微量元素。在盛花期噴施0.1%-0.2%硼砂溶液對解決梨苗空棚具有一定的作用,一年內只需根施或噴施一次,干旱年份慎用硼肥。
梨苗的品種有很多,其中有愛甘水、圓黃、大果水晶梨、黃金梨、愛宕梨、豐水、綠寶石、早生喜水等嫁接方法一致,枝接或帶木質芽接需-年剪下接穗后沙藏,春季嫁接時隨取隨用;芽接時可直接從母樹上剪取。
嫁接方法:
夏季芽接。于7月中下旬當砧木粗度達到筷子粗時,用“t”字形芽接法進行嫁接。梨的芽片較軟,插入時應緩慢,防止芽片皺折影響成活,還要注意芽接應在天晴進行,陰雨天傷口易流膠而降低成活率。
春季嫁接。春季嫁接可在次年樹液流動時進行,一般采用劈接、皮下接、帶木質芽接、單芽靠接等方法。根據幾年試驗,劈接法由于傷口大,不如其他幾種接法成活率高。嫁接后用塑料薄膜包嚴比用塑料條包扎成活率高。
嫁接苗的管理
芽接苗在次年春季樹液流動后及時剪砧,在加強肥水管理、鋤草的基礎上還要經常抹芽、除萌,使根系營養集中供應接穗或接芽發出的新梢。
梨苗需水較多,耐濕性較強,成熟期的土壤濕度對晚秋黃梨的果實品質影響較大。一般土壤含水量在50%一70%時有利晚秋黃梨生長,土壤含水量不足時,會導致枝葉萎縮和落花落果,植株枯死。晚秋黃梨雖然耐濕,但在排水-條件下,土壤含氧降至2%以下時,根系生長和吸收能力下降,樹勢明顯削弱。因此,2—3月要澆一次花前水,新梢生長期和果實膨大期(4—5月)每15天澆一次水。多雨季節要注意排水防滂。
新植幼樹定干后,庫爾勒香梨苗,入春后會發出5—6枝新梢,當年全部讓其生長,到落葉后選方向適宜、角度適當,生長勢比較好的3-4枝作為一層主枝,并進行適當剪截,選留的干留40—50cm后短截。其下部分枝全部疏除。第二年夏季修剪時,將一層主枝拉開成60—70度角并使其定形。所形成的側枝進行摘心,冬季修剪時疏除一層主枝上的背上枝,主枝延長頭短截。-干上發出的新梢按方位和長勢選留2枝作為第二層主枝并短截,第三年夏剪時將其拉開。
拉枝能使幼樹提前構成樹冠,促進梨樹早抽梢、多抽梢,按捺樹營養成長,趕快轉為生殖成長,結尾到達早結豐登的意圖。梨苗秋季落完葉后到第二年春季萌發前,都可進行拉枝。
拉枝辦法是:
對一年生樹。對當年定植的一年生幼樹,從地表面上留40~50厘米處向行間將樹尖拉彎。拉彎的程度要到達水平或80度,第二年放繩后,樹尖的天然彎度要保持在90~100度左右。
對二年生樹。一年拉枝后,促發許多枝梢。第二年拉枝時,在一年拉枝的曲折點選一強健枝梢從基部向上留40厘米向反方向拉彎,并將其他枝梢向左右別離拉彎。
對三年生以上樹辦理。在第二年拉枝曲折處選一強健枝從基部向上留30~40厘米處向第二年拉枝的反方向拉彎并將其他枝梢向左右拉彎,這樣構成3層、3~5個主枝的樹冠,樹高一般操控在2.5米左右。關于三年以上的成果樹應先剪去骨干、主枝基部的過密枝、干枯枝、病蟲枝,早酥紅梨苗,關于其他直立營養枝依然進行拉枝、圈枝、拿枝處置,促樹早結豐登,以果壓樹,操控樹冠成長。
1、梨苗喜溫,生育需要較高溫度,休眠期則需一定低溫。
2、梨樹為喜光果樹,年需日照在1600-1700小時之間,梨葉光補償點約為1100勒克斯(lx),光飽和點約為54000勒克斯(lx)。
3、梨苗生育需水量較多。蒸騰系數為284-401,每平方米葉面積蒸騰水分約40g左右,低于10g時,即能引起傷害。
4、梨苗對土壤的適應性強,以土層深厚,土質疏松,透水和保水性能好,地下水位低的沙質壤土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