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組裝生產線結構組成
自動化組裝生產線的結構原理與自動化機械加工生產線、手工裝配流水線是非常相似的,只不過在手工裝配流水線上的操作者是工人,自動化機械加工生產線上的操作者是各種工作站或自動機床,而在自動化組裝生產線上則由各種自動化組裝專機來完成各種組裝工藝。自動化組裝生產線在結構上主要包括: 輸送系統 ;各種分料、擋停及換向機構;各種自動上下料裝置;各種自動化裝配專機;傳感器與控制系統 除此之外,經常還可能有部分人工操作的工序,用于代替技術上極難實現自動化或在成本上并不經濟的裝配工序,組成同時包括機器自動操作與人工操作的混合型自動化組裝生產線。
自動化生產線設計前要組織工序同期化及工作地(設備需要量)
自動化生產線的節拍確定以后,要根據節拍來調節工藝過程,使各道工序的時間與自動化生產線的節拍相等或成整-比例關系,這個工作稱為工序同期化。工序同期化是組織組裝線的-條件,也是提高設備負荷和勞動生產率、縮短生產周期的重要方法。
自動化生產線設計要先確定組裝線的工人需要量,合理配備人數
自動化生產線的工序數確定后,就可以計算組裝線上的所需的工人數量。做到合理配備工人數量,不會產生人員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