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裝載機機油壓力的十一個重要因素裝載機在工作過程中,如果機油的壓力低于0.2mpa(或隨發動機轉速變化而忽高忽低),應立即停機查找原因,待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工作,否則會釀成燒瓦、拉缸等重大機械事故。現將機油壓力過低的主要原因介紹如下。機油油量不足:若機油油量不足,會使機油泵的泵油量減少,導致機油壓力下降,加劇曲軸與軸承、缸套與活塞的磨損。
發動機溫度過高:若發動機溫度過高,不但加速機油老化、變質,也容易使機油變稀,導致油壓下降。機油泵停轉或泵油量不足:機油泵的驅動齒輪與驅動軸的固定銷斷裂或配合鍵脫落,以及機油泵吸入異物而將泵油齒輪卡住,都會使機油泵停止運轉,機油壓力也隨之降為0。當機油泵泵軸與襯套之間的間隙、齒輪端面與泵蓋的間隙、齒側間隙或徑向間隙因磨損而超過允許值時,都會導致泵油量減少,造成機油壓力下降的后果。
曲軸與連桿軸承配合間隙過大:發動機長期使用后,柳工836裝載機輪胎型號,曲軸與連桿軸承的配合間隙會逐漸增大,機油壓力也隨著下降。機油濾油器堵塞:當機油因濾油器堵塞而不能流通時,設在濾油器底座上的安全閥就被頂開,機油便不經過濾而直接進入主油道。如果安全閥的開啟壓力調得過高,濾油器被堵塞時,安全閥就不能及時打開,于是機油泵壓力升高,內漏增加,主油道供油量減少,上海裝載機輪胎,引起油壓下降。
回油閥損壞或失靈:若回油閥彈簧疲勞軟化或調整不當,閥座與的配合面磨損或被臟物卡住而關閉不嚴時,回油量便明顯增加,主油道的油壓也會隨之下降。機油散熱器或管路漏油:機油散熱器及管路漏油,會使油壓下降。管路若被臟物堵塞,也會因阻力增大而使油的流量減少、油壓下降。油壓傳感器失靈或油管堵塞:若油壓傳感器失靈,17.5-25裝載機輪胎價格,或由主油道至油壓傳感器的油管因污垢積聚而流通不暢時,油壓表將顯示機油壓力下降。
裝載機輪胎使用、維護、修補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巖石作業場地使用的輪胎防護鏈,減少巖石等物料對外胎的損壞。軸輪胎其磨損程度應大致保持一致,即盡量采取同時更換原則。當裝載機直線行駛時,由于同軸兩側驅動輪滾動半徑的差異,造成該驅動橋主減速器產生差速(否則兩側輪胎---無法使裝載機實現直線行駛),增加了差速器工作負擔。
于同等條件下,前橋驅動輪胎的磨損程度比后橋驅動輪胎的大,可定期將前橋輪胎換至后橋使用。前橋驅動輪胎盡量保持成色較好,一般大于6成以上。了降低使用成本,后橋驅動輪胎可以選用翻新輪胎,而前橋驅動輪胎應避免使用。裝物料作業前,駕駛員應將鏟斗貼近地面,將作業區域內的散落的物料干凈,尤其是裝載機在舊建筑物拆除場地進行作業時,確認作業場地無的鋼筋等高出地面的異物,以防意外扎傷輪胎。
外胎胎冠已過度磨損,23.5-25通用型裝載機輪胎,如局部出現的線層,此時應及時更換外胎。一則此時外胎胎體保持比較完好,可以翻新,二則內胎保持完好,僅更換外胎即可。一旦更換不及時造成爆胎,則內、外胎將同---廢,只能按照廢輪胎處理,得不償失。駛員在更換、修補輪胎過程中,應正確安裝,---內胎無折疊夾胎等現象。更換內、外胎時,為了防止內、外胎以及墊帶與輪轂產生粘連現象,可以在外胎內腔涂抹適量的滑石粉。
裝載機液壓系統的整體性能和技術指標,在對液壓元件進行測試與調整之后,還應對液壓系統的整體進行細致的調試,以達到各元件的合理協調工作,---液壓系統工作的。液壓系統的整測和調試包括空載調試和負載調試。在具測之前,要檢查所要調試的裝載機液壓系統的安裝是否正確,液壓管路是否正確---,液壓油牌號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清潔度要求,油箱內的油液高度是否符合要求,確定無誤后,方可進行整體調試。
1空載監測和調試空載調試的目的是檢查各液壓元件在系統中工作是否正常,并將各個液壓元件的參數在系統中調整到規定的技術要求,使整機工作性能。調試時,先空載啟動液壓泵,以標定轉速運轉,檢查液壓系統傳動裝置是否有異常響聲,同時,觀察儀表盤上的油壓及油溫表示數是否正常,一切正常后,再進行下面的操作。
確定液壓泵工作正常后,依次---各---桿,使各執行元件分別在空載下運行,速度由慢到快,行程也要逐漸增加,直到低速全程運行以排除系統中存在的空氣。接著在空載條件下,使各執行元件在正常的工作程序下進行無負荷運行。檢查各動作的正確性和協調性,檢查各動作啟動、停止、速度轉換時的平穩性,檢查是否有誤動作和“爬行”、沖擊現象。
一般空載運行l-2h后,再檢查油壓、油溫、泄漏等情況是否符合要求。雖然在元件調試過程中進行了各種參數的調整與測試,在空載調試過程中,還要合理地調整系統中各個調壓元件的壓力值,以---整個系統工作正常、穩定。因為系統壓力值調整不當既會造成液壓能的損耗,使油溫升高,又會影響動作的協調性,直至使機械產生運行性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