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及其分布要適當
作為一種粉體材料,一是要考慮本身在測試條件下顆粒本身的粒度及其某一尺寸范圍的顆粒所占比例的多少,二是要從實際應用出發(fā)考慮這些顆粒的存在狀態(tài),是否團聚在一起,在填充體系加工過程中團聚體能否分散開來,像大海中的大大小小的海島一樣分散在基體塑料的“海洋”之中?
從成本上考慮,只要能滿足使用要求,寧可用粗的,不用細的。例如生產聚編織袋(布)用的扁絲所用的重鈣,其粒度400目即可,如果用更細的鈣粉,不僅本身的價格明顯提高,而且在制作填充母料時,還要耗用更多的助劑和載體樹脂,得不償失。
從填充塑料的性能上考慮,在可以適當增加成本的前提下,用粒度更細的效果會-。表4列出不同粒度的重鈣在相同填充條件下對聚乙烯(pe)塑料薄膜性能的影響。
從加工流動性角度考慮,在控制好粒徑的前提下,平均粒徑大些為好。
對同一粒度的碳酸鈣產品,其粒徑分布可能千差萬別,這從平均粒徑上可以反映出來。對要求有較好加工流動性的塑料制品(如注塑成型制品、流延法pe薄膜等)切不可用平均粒徑太小的鈣粉,如果可能的話,是在控制好粒徑的前提下,將小粒徑的顆粒分離出去。這是因為粒徑小的顆粒越多,pvc填料,填充體系的加工流動性越差。
并不是所有的塑料材料及制品中都要添加無機礦物粉體材料,pvc填料耐溫,也不是都添加相同的數(shù)量,在統(tǒng)計塑料中使用的無機礦物粉體材料數(shù)量時,通常按塑料材料及制品總產量的10%計算,即目前我國塑料加工行業(yè)每年使用的無機粉體材料至少在400萬噸以上。碳酸鈣(包括重鈣和輕鈣)是使用為廣泛,pvc填充填料,用量無機礦物粉體材料,pvc填料處理,在所使用的無機礦物粉體材料總量中,碳酸鈣占到70%以上,不僅僅是因為碳酸鈣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碳酸鈣的穩(wěn)定性好、色澤單純、低磨耗、易干燥、易加工、-等諸多優(yōu)點也是得到普遍大量使用的重要原因。
縱觀塑料行業(yè)使用碳酸鈣的歷史,可以認為自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國塑料工業(yè)起步以來,碳酸鈣的應用就始終伴隨著塑料加工工業(yè)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碳酸鈣在塑料中應用的思路得益于輕質碳酸鈣在橡膠材料及制品中的應用經(jīng)驗,這也是為什么輕鈣的使用要早于重鈣,而且一直延續(xù)到今天的緣故。上世紀八十年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以資源經(jīng)濟為主要特征的重質碳酸鈣的加工和應用迅速興起,以填充母料為代表的大量使用重質碳酸鈣的歷史時期來臨。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重鈣的加工出現(xiàn)飛躍,粒徑在10μm以下的超細重鈣開始進入市場,重鈣與輕鈣并用,不同粗細范圍的重鈣并舉的第三階段開始。到2015年,納米碳酸鈣實現(xiàn)產業(yè)化,為碳酸鈣在塑料中的應用開辟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