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油罐和儲罐區儲油多,危險性大,容易發生火災和事故,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建立防火、防爆制度,經常進行防火---,嚴格進行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
1儲油罐、儲罐區防火防爆應按gb50183,儲罐價格,gb50074規定。低倍數空氣泡沫滅火系統應按gb50151規定。
2儲罐區應保持整潔,防火堤內應無干草,儲罐安裝,無油污,無可燃物。
3儲罐區排水系統應設水封井;排水管在防火堤外應設置閥門;油罐放水時,應有專人監護,及時清除水封井內的殘油。
4儲罐區內不應裝設非防爆電氣設備和高壓架空線路。
5儲罐區應當按規定設置防火堤,防火堤應保持完好。
6儲油罐頂部應無油污,無積水。儲油罐進出油管線、閥門應采取保溫措施。
7儲油罐頂的透光孔、檢尺孔蓋、墊片應保持完好,孔蓋應蓋嚴密。量油口應裝有不打火花的金屬墊片。
8儲油罐上的呼吸閥、液壓安全閥底座應裝設阻火器。阻火器每季至少檢查一次。
9儲油罐進出油管線應裝設韌性軟管補償器。
10鋼制儲油罐罐體應設置防雷防靜電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接地點沿罐底邊每30m至少設置一處,單罐接地不應少于兩處。
11每年春季應檢查防雷防靜電接地裝置,測試接地電阻值應符合要求。
12浮頂罐的浮船與罐壁之間應用兩根截面積不小于25mm2的軟銅線連接。
13儲油罐裝油量應在安全罐位內運行。
14當凝油油位高于加熱盤管時,應先用蒸汽立管加熱,待凝油溶化后,再用蒸汽盤管加熱。
15不應穿化纖服裝和帶鐵釘的鞋上罐。在罐頂不應開、關非防爆電筒。
16儲罐區內油管線動火、清罐作業應執行行業規定。
17儲油罐著火,應立即報告并停止著火油罐的一切作業。組織滅火并適時啟動應急預案。
儲罐檢驗安全的事前準備
查驗周期儲罐的定期查驗分為外部查驗、內外部查驗和查驗。查驗周期應根據設備的技術情況和運用條件酌情確認,但外部查驗每年至少一次,內外部查驗每3年至少一次,查驗每6年至少一次。如果儲罐的運用期已達15年,應每兩年進行一次內外部查驗;若運用期已達20年,應每年至少一次內外部查驗。經過定期查驗的儲罐,由查驗人員提出查驗陳述,指明儲罐可否持續運用,或者需求采納特殊監測等辦法。查驗陳述應存入儲罐技術檔案內。查驗前的準備工作:
查閱有關技術資料,了解儲罐在制作、安裝和運用中曾發現的缺點。
將儲罐內部介質掃除干凈,用盲板隔斷與其連接的設備和管道,并應有顯著的隔斷符號。
將儲罐內殘留氣體進行置換清洗處理,并取樣剖析達到安全標準。
打開儲罐全部人孔,撤除罐體內件,儲罐生產廠家,清除內壁污物。
切斷與儲罐有關的電源。進入罐內查驗時,應運用電壓不超過12v或24v的低壓防爆燈,罐外還必須有專人監護。查驗儀器和修理工具的電源電壓超過36v時,必須采用絕緣---的軟線和牢靠的接地線。
罐區應裝備消防、安全和救助設備。如需動火作業,必須按規則辦理動火批閱手續。
低溫儲罐的檢查維修
低溫儲罐投入使用后常見的問題往往是與真空度有關。
1低溫儲罐外面有明顯的大面積“冒汗”、“結霜”。由于低溫儲罐夾層的管路泄露、珠光砂未填實或其他原因導致夾層真空度破壞而產生的。這需要進行檢查修復,或檢漏,或補充珠光砂,可重抽真空。
2、低溫儲罐內筒壓力異常升高,安全閥起跳。可能是由于以下三種原因產生的:
a.低溫儲罐夾層真空度被破壞;
b.內筒增壓閥失靈,需要對增壓閥進行修理或更換;
c.接口下部泄露泄露部位處在不銹鋼與碳鋼外殼焊接處,或銅管與不銹鋼內筒連接處,即異種焊接接頭處,龍巖儲罐,主要是在異種焊接接頭處形成電化學腐蝕。
3蒸發量變大,真空度變小。可能是珠光砂放氣的緣故。珠光砂在填充時有一定的粒度、溫度要求的。當珠光砂的粒度、溫度不適當時,運行一段時間后,珠光砂就會釋放水蒸氣,使真空度降低,蒸發量變大。
4低溫儲罐外筒頂部“冒汗”。可能是由于珠光砂---在下部造成的。由于投入使用一段時間后,珠光砂下沉,在容器頂部形成空間,局部的絕熱效果明顯下降,導致容器跑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蒸發量很大,可以將夾套外筒頂部挖開,補加珠光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