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是提升-生活水平和,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客觀需要
物流業銜接生產和消費,產業關聯度高,勞動就業吸納能力強,拉動消費作用大。發展壯大物業,有利于擴大社會就業;有利于有效獲取、分配和使用運輸、倉儲、包裝、配送等物流要素,從而提高各種生產資料和產成品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有利于提高商品流通效率,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滿足-對多樣化、高的商品及其物流服務需求。
總體上看,現代物流業作為具有廣闊發展空間的新興產業,到江蘇物流價格,有效連接生產與消費,是推動-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到江蘇物流公司,對于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推動第三產業乃至整個-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總量發展目標。2012年全省物流業增加值達到140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15%;2015年全省物流業增加值達到2200億元左右,年均增長16%,社會物流總費用與生產總值的比率下降至15%以下。
——結構優化目標。到2015年,第三方物流比重顯著提升,引進培育一批---物流企業,形成結構優化、業態---的企業群體。培育4---物流企業20家以上,5---企業3~5家,引進國內的物流企業40家。
——鄭州國際物流中心建設目標。鄭州國際物流中心建設快速推進,基礎設施、信息平臺支撐能力大幅提高。到2015年,鄭州物流業增加值達到450億元左右,國際多式聯運得到長足發展,將鄭州初步建成覆蓋中西部的內陸“無水港”、輻射中亞歐洲的“東方陸港”,國際航空貨運基地和輻射中西部地區的區域分撥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初具規模。
——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目標。物流園區建設快速推進,服務功能不斷完善,物流集聚效應顯著增強,到江蘇物流專線,到2015年形成8~10個業務收入超100億元的大型物流園區。物流企業信息化水平得到較大提高,基本實現與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的對接和互通。公鐵海空多式聯運體系基本形成。
到2020年,全省物流業增加值超過4300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與生產總值的比率下降至14%以下。物流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把鄭州建設成為全國的內陸型國際物流中心,我省現代物流業在中西部地區居,為加快河南發展、實現中原---提供、的物流服務支撐。
——抓好行業。把食品冷鏈、、鋼鐵、汽車、家電、紡織服裝、郵政、糧食、花卉、建材等物流行業作為我省發展現代物流業的主要抓手和建設鄭州國際物流中心的突破口,一業一策,各個突破,爭取在未來3~5年內奠定我省在重點物流行業的。
——實現“三聯互動”。即物流、產業、市場的聯合,物流中心、分撥中心、配送終端的聯網,對外集輸與對內集配的聯動。以現代物流理念和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物流,優化企業自營物流系統,---第三方物流服務方式,鼓勵企業物流業務外包;積極發展食品冷鏈、紡織、汽車、糧食等行業物流,形成物流業與我省重要優勢產業聯動發展格局;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方式,屯昌到江蘇物流,完善城鄉各類市場體系的物流服務功能,推進物流、產業和市場的融合。優化全省物流節點服務網絡,-鄭州國際物流中心建設,科學合理布局物流基礎設施,推動物流中心城市與其他城市物流分撥節點的設施共享和功能互補,不斷完善生產資料、日用工業品、農產品等產品的物流終端配送體系,提高物流配送的社會化、化、集約化程度,形成便捷的對外集輸和對內集配物流網絡,提升我省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物流競爭力。
——加快業態提升。堅持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和提升現有業態兩手抓,運用現代物流理念、技術和方法,提高物流企業信息化、化、社會化程度和行業集中度,加快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型,以---業態推動物流企業加速成長。
——優化發展環境。做好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與發展的協調和銜接,-物流領域對外開放,不斷完善促進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營造物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