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度的單位:
1.布氏硬度(hb)
以一定的載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徑一般為10mm)的淬硬鋼球壓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時間,去載后,負荷與其壓痕面積之比值,即為布氏硬度值(hb),合金圓棒,單位為公斤力/mm2 (n/mm2)。
2.洛氏硬度(hr)
當hb>;450或者試樣過小時,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試驗而改用洛氏硬度計量。它是用一個頂角120°的金剛石圓錐體或直徑為1.59、3.18mm的鋼球,硬質合金鎢鋼圓棒毛坯,在一定載荷下壓入被測材料表面,由壓痕的-求出材料的硬度。根據試驗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種
不同的標度來表示:
hra:是采用60kg載荷和鉆石錐壓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的材料(如硬質合金等)。
hrb:是采用100kg載荷和直徑1.58mm淬硬的鋼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較低的材料(如退火鋼、鑄鐵等)。
hrc:是采用150kg載荷和鉆石錐壓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的材料(如淬火鋼等)。
3 維氏硬度(hv)
以120kg以內的載荷和頂角為136°的金剛石方形錐壓入器壓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壓痕凹坑的表面積除以載荷值,即為維氏硬度hv值(kgf/mm2)。
洛氏硬度中hra、hrb、hrc等中的a、b、c為三種不同的標準,稱為標尺a、標尺b、標尺c。
1.可鍛性
具有較低的熱鍛變形抗力,塑性好,鍛造溫度范圍寬,鍛裂冷裂及析出網狀碳化物傾向低。
2.退火工藝性
球化退火溫度范圍寬,退火硬度低且波動范圍小,球化率高。
3.切削加工性
切削用量大,合金實心圓棒采購,刀具損耗低,加工表面粗糙度低。
4.氧化、脫碳敏感性
高溫加熱時化懷能好,脫碳速度慢,對加熱介質不敏感,產生麻點傾向小。
5.淬硬性
淬火后具有均勻而高的表面硬度。
6.淬透性
淬火后能獲得較深的淬硬層,采用緩和的淬火介質就能淬硬。
7.淬火變形開裂傾向
常規淬火體積變化小,形狀翹曲、畸變輕微,異常變形傾向低。常規淬火開裂敏感性低,對淬火溫度及工件形狀不敏感。
8.可磨削性
砂輪相對損耗小,無-磨削用量大,對砂輪及冷卻條件不敏感,不易發生磨傷及磨削裂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