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內容和緊迫任務
物流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迅速發展成為促進-與社會發展,---是推動第三產業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發展現代物流業,不僅能夠直接帶來物流業的規模擴張,同時,將為金融保險、商貿流通、信息服務、餐飲、會展等相關服務業帶來客觀的配套服務需求,從而推動第三產業的整體發展,提高服務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另外,發展現代物流業有利于促進商品流通,繁榮區域市場,擴大居民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因此,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對于培養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到江蘇物流直達,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到江蘇物流公司,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運行的和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食品冷鏈物流
本章中食品冷鏈物流指的是冷鮮肉、速凍米面、乳制品等易腐食品和鮮活農產品在加工、貯藏、運輸、分銷、零售、直到消費者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產品所必需的低溫環境,以---產品安全、減少損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應鏈系統。加快發展食品冷鏈物流,有利于增強我省食品產業競爭力,突破國際市場準入和綠色壁壘,加快由食品工業大省向全國領,昌江到江蘇物流,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食品工業強省跨越;有利于提高農業的產業化、組織化和標準化程度,---農產品“小生產與大市場”對接的矛盾;有利于促進農產品反季節、跨區域保鮮銷售,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損失。
鄭州國際物流中心建設分三個階段實施。
——起飛階段(2010-2015年)。到2015年,鄭州市物流業增加值達到450億,占生產總值的7%。貨運量達到3.5億噸,集裝箱始發量140萬標箱,到江蘇物流專線,航空貨運量20萬噸,國際貨運量占比4%。初步建成覆蓋中西部的內陸“無水港”、輻射中亞歐洲的“東方陸港”,國際航空貨運中心和輻射中西部地區的區域分撥中心、輻射中原城市群的本地配送中心---初步確立。
——提升階段(2016-2020年)。到2020年,鄭州市物流增加值達到900億,占生產總值的8%。貨運量約4.5億噸,集裝箱始發量200萬標箱,航空貨運量50萬噸,國際貨運量占比7%。把鄭州建成中西部的綜合型內陸港和國內重要的航空貨運基地,輻射全國的區域分撥中心,輻射我省及周邊部分地區的配送中心。
——成型階段(2021-2030年)。到2030年,鄭州市物流業增加值達到2800億,占生產總值的10%。貨運量約6億噸,航空貨運量250萬噸,國際貨運量占比12%,把鄭州建成我國中工業品的分撥中心、進口產品分撥中心和航空貨運網絡的關鍵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