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的一般含義
標準化是對產品、工作、工程或服務等普遍的活動規定統一的標準,并且對這個標準進行貫徹實施的整個過程。
標準化是-管理和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現代科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于社會大分化、生產大分工之后,為合理組織生產,促進技術進步,到江蘇物流直達,協調社會生活所出現的事物,標準化管理是有的有法律效力的管理。
標準化的內容,實際上就是經過優選之后的共同規則,為了推行這種共同規則,上大多數都有標準化組織,例如英國的標準化協會(bsi),我國的技術-局等。
在日內瓦的化組織(iso)負責協調范圍的標準化問題。
目前,標準化工作開展較普遍的領域是產品標準,這也是標準化的-,圍繞產品標準,到江蘇物流專線,工程標準、工作標準、環境標準、服務標準等也出現了發展的勢頭。
國內物流業發展趨勢及特點
目前,國內物流業發展趨勢與國際發展趨勢基本吻合,但也表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1、國內物流業尤其是第三方物流發展迅速。2008年我國物流業實現增加值2萬億元,比2000年增長1.9倍,年均增長14%,高于同期gdp增速3.8個百分點。預計未來五年我國物流業增速仍將快于gdp增速,年均增速達到14%以上,第三方物流年均增速將達到20%。
2、物流運行效率逐步提高。我國傳統物流企業積極進行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一些物流企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采購、儲運、加工、配送、物流金融等進行一體化運作,同時針對服務行業特點,積極發展化的物流服務,物流成本下降,物流效率逐步提高。我國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預計未來較長時期內,我國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將繼續下降。
3、我國中西部地區物流業增速將快于東部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東部地區制造業、商貿業發展迅速,海口到江蘇物流,有力地促進了物流業的快速-和集聚發展。由于區位、政策優勢和產業基礎-,廣州、大連、上海、青島、天津、廈門等沿海港口城市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物流中心。隨著“西部大開發”、“促進中部地區-”等-的實施,東部地區制造企業將加速向中西部地區進行戰略布局,帶動中西部地區物流需求迅速上升。武漢、重慶、西安和鄭州等地物流設施、物流園區建設步伐加快,到江蘇物流多少錢,未來一個時期,在我國中西部地區將形成一些新的物流中心。
4、-物流企業在全國范圍略布局加快。近年來,一些大型物流企業加緊在全國布局,不斷完善物流節點網絡,跨區域發展勢頭迅猛。國外物流企業已經在我國東部地區城市完成布局,并占據我國物流市場,目前正向東部地區二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擴張。在中西部地區,鄭州、武漢、重慶和西安承接-物流企業發展的條件互有優劣,未來幾年內競爭將趨于激烈。
對-物流發展趨勢的綜合分析
綜觀-物流業發展歷程、發展特點、發展趨勢,有以下幾個主要結論:
1、未來一個較長時期-物流業仍將保持快速發展態勢。隨著制造企業流程再造和物流外包,社會物流需求大幅上升,第三方物流將以更快的速度發展。
2、物流中心城市、大型物流企業先發優勢-。現代物流標準化、信息化、化、一體化程度逐步提升,并向大城市、大企業集中,催生了一批性、全國性或區域性的物流中心和大型跨國物流企業,具有很強的先發優勢,進一步加快物流向這些大城市和大企業的集中,同時必然排斥物流要素向其他大城市和大企業集中。
3、未來產業的競爭力將更依重于物流運行效率的提高。物流業快速發展將大幅提高物流運行效率,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對擴大市場需求,-投資環境,促進制造業、商貿業調整升級和增強整個產業競爭力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物流業與制造業、商貿業聯動發展是-產業發展的共同趨勢,是現代產業體系形成、完善的必由之路。